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3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4651篇
中国共产党   425篇
中国政治   1228篇
政治理论   316篇
综合类   161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强 《学理论》2013,(7):107-110
2005年《公司法》第106条首次写入了累积投票的公司董事选举方式,虽仅是依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将之规定为任意性规则,但仍然博得了不少学者专家以及中小股东的热情追捧。然而,仔细观察之,累积投票制这一表决权规则违背了公司股东平等的原则,有背弃"一股一票"原则之嫌。并且,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累积投票制扭曲了股东剩余索取权和投票权重相匹配的原则,将引发不必要的代理成本。此外,该选举制下产生的董事将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能会导致公司原本最有效率的机构(董事会)成为"异议堂",不利于股东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对于外部要约收购市场而言,由于累积投票制的引入,也会产生额外的不确定性和收购成本,从而弱化该市场的效率,导致资源的非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92.
正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全体作者需在投稿(或录用)时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来源期刊。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关注的是"独裁"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追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独裁制度的特点和演进,介绍了近代早期政治思想对于该概念的论述,尤其是公共福祉思想与该概念的联系,概述了美国避免独裁道路的情况,分析了独裁制度在19世纪欧洲的发展状况。文章还特别分析了施密特关于独裁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4.
《党风建设》2000,(9):24-24
最高人民法院现正加紧制定《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具体使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不仅将规定对侵犯他人贞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等物质人格权和精神人格权的,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外,还将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定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995.
我看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锋 《中国律师》2001,(10):49-51
一、承包人优先权的法律性质《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承包人就工程价款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目前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权利的性质为特殊的留置权即不动产留置权,即合同法扩大了留置财产范围,由动产扩大到不动产;另一种观点认为,基于承包人的优先权行使是不需对建设工程占有、控制为前提条件,这与抵押权成立和行使不需占有、控制抵押物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承包人的优先权和抵押权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对承包人优先权的优先受偿的特性有所揭示,但都未能科学、准确反映承包人优先权…  相似文献   
996.
申晨 《法制与社会》2014,(3):7-7,12
公法这一概念诞生于古罗马时期,到20世纪初公法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和政治的要求开始了其现代化的历程。现代的公法理念主要包括宪政主义、良法之治和以"控权-服务"为范式的行政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997.
良好而优美景观构成现代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当代社会与景观相关的纠纷亦随之增加。景观具有公共利益属性,如果从公私法分立角度看,一般是适用公法规制而拒绝私法救济。但现实中,囿于公法缺位,以及景观保护的重要性,私法解决路径成为必然选择。通过分析景观纠纷对于所有权、人格权以及习惯规则的适用,发现其要实现私法保护仍存不足。只有在承认景观利益具有客观价值基础上,将其纳入侵权法调整对象的范畴,才能为私法救济的实现提供一定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8.
999.
2014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6周年。它曾被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称为"提高科学执政、民、王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多大程度上落实了?2014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6周年的日子。4月30日,公益组织广州众一行负责人郭彬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情况民间观察报告》邮寄至国务院法制办。报告指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6年来,行政部门对其保密权的捍卫仍然清晰可见,现实中还存有许多实现公众知情权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00.
当今社会因第三者介入而破坏婚姻家庭已成为巩固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建设法制与德治社会的一大障碍,在批判其冲击主流道德观念、破坏现有社会秩序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现立法缺少对侵犯配偶身份权的有效规制,需要更多关注维护合法权益一方的法律救济途径。因此本文将对配偶权及其现有立法规制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公众的婚姻家庭观念、提供法律引导,以便实现立法保护婚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立法宗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