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某女,25岁,某年1月26日上午,因孕39 5周腹痛伴剧烈呕吐11小时急诊入住某市人民医院。于当晚6∶25行剖宫产娩一男婴,术中心率快,术后因仍有心率快等异常,于1月28日11∶15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后经外院会诊,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于2  相似文献   
92.
2006年8月21日,海军总医院的一间重症病房里摆放着各种医疗器械。病床上,一位年轻人戴着氧气面罩,数条医用管线和他的身体相连。此时他刚刚接受肝移植手术,由于药物作用,他睡得是那样安详。  相似文献   
93.
《求贤》2010,(10):38-39
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地区的强烈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天津市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心。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和ICU主任、主任医师陈兵主动报名参加救灾医疗队.克服了高原缺氧等反应及当地缺医少药等不利条件,积极投身救治震灾伤员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为格尔木市组建了第一个ICU重症监护病房.使震后的危重病人,包括挤压伤后的多脏器衰竭、血气胸及脑外伤等得到了集中救治,并主持了数次多地区(天津、北京、山西及青海),多医院、多学科的大型会诊,创造了格尔木市救治地震伤员“零死亡”的纪录.赢得了卫生部、当地政府和地震灾区人民的好评。  相似文献   
94.
《公民与法治》2013,(14):7-7
上了“急救车”险入“黄泉路” 今年5月3日,温州市民林女士致电120急救中心,要求派一辆急救车。她丈夫黄先生是位危重病人,在温州附二医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了40多天,花了60多万元。鉴于病情已有所稳定具备转院条件,经医院同意,她将丈夫转至杭州治疗。不到半小时,急救中心即开来一辆急救车。林女士与之确认了急救车上的急救设施、医护人员,谈好运送的时间、价格等事宜,每公里10元(事后方知正宗120每公里3元),双方签订了合同。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并总结中西医结合方法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对14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结果 治疗组共有70例患者,其中37例治愈,19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同样包括70例患者,其中12例治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好,优于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6.
正事件回放:一堂"最美"之课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教学楼因为是危楼而停止使用,该校初三年级的同学们暂时借用四中的教室上课,因临近中考,学校加课至晚上8点半下课。2012年5月8日,上完课的张丽莉老师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东西,跟同学们一起走出了校门。离中考就剩三十几天了,同学们和丽莉老师一边走一边聊着今年的中考作文可能会是什么题目,没想到危险突然而至。  相似文献   
97.
重症新生儿的出生伴随着生命体征的缺失,使得人们在判断是否赋予其民事权利能力时存在着困惑。通过对现存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起始时间的不同学说进行阐述、分析,提出重症新生儿民事权利能力始期应以生命体征说为宜,给予重症新生儿稳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98.
黎蘅 《中国减灾》2013,(3X):22-24
<正>淡蓝色的隔离服、厚重的棉纱口罩、眼镜后面投射出的炯炯目光紧盯着病人头上的监护仪……十年前,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区内,本报记者的镜头将历史定格在了瞬间,画面的主角,是正在抢救传染性极高危"非典"重病人的钟南山。2003年的"非典",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豪言,和两度对于科学与真相的坚守,让国人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十年过去了,和钟南山名字相连的,除了"抗非英雄",还有中华医学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连串的头衔和社会赋予的职责,还有他在医疗科研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77岁的他就像一个发动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要约钟南山进行采访,一个字——难。早在一个多月前,记者向他的秘书约访,得到的答复是:院士在春节前的日程安排都已经满了。然而就在这个周末,记者意外拨通了钟南山的手机,面对记者恳切的请求,院士终于答应挤出15分钟宝贵的时间接受电话采访。然而,和十年前一样,钟南山依旧是个性情中人,打开话匣子的他与记者侃侃而谈,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99.
经过近一个月的鏖战,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区清空,葛明华带队转移阵地,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继续战斗。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迅速部署做好医院各项防控工作后,主动请缨带领浙江第五批援鄂医疗队172名队员于2月19日出征武汉。  相似文献   
100.
《天津支部生活》2020,(7):29-29
暖心话语成绩不是个人的,荣誉都是集体的,这是我的真心话。没有每一个人的付出,我们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感谢医疗队的每一个人!大年三十中午,刚刚吃完饭,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主任护师王莹就接到了医院护理部主任的电话:“做好去武汉的准备,而且可能要做护理这部分的带队人!”医院医政处长的嘱咐则更直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护师只有您一个,咱一定要派撑得住局面的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