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86篇
世界政治   1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501篇
中国共产党   333篇
中国政治   928篇
政治理论   154篇
综合类   9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科  徐亮 《中国检察官》2013,(14):45-46
一、基本案情2011年3月,被告人林某某在担任A公司副总经理期间,与该公司员工、被告人李某某密谋成立自己的公司,生产、销售与A公司相同的产品,为此开始各自收集在工作中掌握的A公司的技术信息。2011年4月,被告人林某某、李某某从A公司离职,并违反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将各自在工作中掌握的公司技术信息资料带  相似文献   
82.
民营企业给中国经济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某些民营企业家有时又会做出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经济发展促进了物质的繁荣,却没有带来精神的快乐.本文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到国家民族的认同,诠释了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83.
曹红冰 《求索》2012,(2):173-175
强行性规范直接决定着法律行为的效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公司法为视角分析强行性规范的效力,首先理清强行性规范的概念,并指出辨别强行性规范的方法,并论述违反强行性规范的法律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84.
《天津政报》2012,(8):47-47
<正>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来文目录国发[2012]1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2号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  相似文献   
85.
错判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和蛰伏性,错判的认知具有模糊性和对抗性,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的错判证明标准的实例解析,可以看到,其在认定错判的时候都不适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而且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都低于  相似文献   
86.
未成年人在不满十八周岁以前犯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否能够作为其成年后再犯罪而被纳入刑法累犯评价的情节.对此,学界尚无统一的定论,大致存在“独立评价说”、“主次区分说”、“有利于被告人说”“立法意旨说”、“未成年人身份说”等观点.我们认为,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瑕疵.通过精确解析判决结果中对行为人成年犯罪部分的刑法“评价含量”,可以对此问题做出精确判断,从而对犯罪嫌疑人不枉不纵、充分发挥刑法功能,推进量刑规范的深入.  相似文献   
87.
杨光 《政法学刊》2013,(2):112-117
网络证据是在网络条件下存在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它具有流动性强、存在范围广、信息量大、形式多样、超文本等特点。与传统的证据相比,它又具有数字性、准确性、依赖性、稳定性、多媒体性、传输快捷性、可分离性等特征。相对于电子证据,网络证据在生成的主体与场所上,在传输的环境、速度和范围上,在收集的主体、场所及方式上,在证据的保全和审查判断上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88.
挪用公款罪是司法实践中发案率较高、情况较复杂的一种犯罪.该罪的犯罪对象除了公款和特定公物之外,特殊情况下,还应包括非特定公物和财产性权利.在客观方面,行为人不管挪用公款归国有单位还是归私有公司、企业使用,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以单位名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其性质属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相似文献   
89.
尹晓涛 《人民司法》2012,(12):15-17
【裁判要旨】交叉型共同犯罪下应结合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认定毒品数量;人货分离拒不认罪状态下,应严格审查在案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以及相关的逻辑关系,判断在案证据能否形成证据链,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毒品数量是量刑的重要情节,但不是唯一情节。量刑时,特别是在考虑是否适用死刑时,应当考虑毒品数量、犯罪情节、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以及当地禁毒形势等各种因素,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0.
互联网非同业不正当竞争是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问题,是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领域中的延伸及演变。互联网行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及行为主体的非同业特征给其行为认定带来了现实困境。在进行违法性认定时,应及时转变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思路并遵照以下路径:首先,对行为人经营角色进行区分;其次,判定行为人与受害人非同业性质;再次,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作为法律依据;最后,确认行为实质损害后果。此外,在对行为进行认定的同时,要注意通过严格把握适用边界、考虑消费者权益因素、借助行业规定加强技术性理解以及结合诉前禁令抑制损害后果蔓延,进而增强互联网非同业不正当竞争认定标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