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787篇
中国共产党   309篇
中国政治   388篇
政治理论   123篇
综合类   3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刑事司法政策,不仅适用于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而且应该在经济犯罪审判工作中得到切实贯彻。笔者结合审判实务,就经济犯罪审判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问题谈些看法。一、关于宽和严的价值判断一般认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942.
国资流失犯罪将从高发于企业改制活动中转移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因此,这类犯罪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犯罪形式.国资流失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背信渎职侵犯纯国有资产的犯罪.如何区别小部分人私分国有资产与共同贪污的判断标准是集体私分一定是私分的受益对象范围大于决策和操作人的范围.  相似文献   
943.
胁迫是行为人通过一定的恶害相告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来满足其不正当的要求,根据胁迫在刑法分则条文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显性胁迫、同义胁迫和隐性胁迫。对于胁迫类犯罪的既遂认定应跳出传统的单一或折中模式,只有根据个罪的特性分别采取主观判断模式或客观判断模式,才能给予胁迫类个罪客观公正的评价。鉴于当前胁迫类个罪并不能满足对个体意志自由法益保护的需要,因而构建我国胁迫罪是应时之需。  相似文献   
944.
侵犯个人信息行为与国际刑法中"身份犯罪"接轨,使犯罪的客观表现更具体、更明确;对该行为进行违法性判断时不可避免地卷入违法性实质的理论纷争中,选择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立场,更符合目前中国的实际,也与立法目的相一致。  相似文献   
94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环节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在科学判断犯罪态势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执法理念。顾名思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包括“宽”和“严”两个方面。“宽”意味着对犯罪情节轻微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依法从宽处理;“严”即对某些严重的刑事犯罪、惯犯、累犯,依法应予严惩,  相似文献   
946.
康少峰 《求索》2008,(6):218-220
研究《诗论》竹简残断类型,应充分利用《子羔》三篇竹简残断规模性特点,对其进行了规模性分析和类型性探索,发现竹简残断的基本规律。文章在对《子羔》三篇整体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诗论》竹简残断特征将其划分为九种类型,对于判断竹简三道契口位置进而判定残简在各自竹简中的具体位置,以及相对准确地补入残简文字和相对科学地缀合部分残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提出《诗论》26简下与23简、17简下与25简缀合的两套残简缀合方案。  相似文献   
947.
对交通肇事行为的责任判断,道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立足于交通秩序的整体状态,而刑事司法部门则重点立足于因果关系,这两种判断标准的不同会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因而应将交通肇事行为的责任判断标准统一起来,采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48.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确立了党管干部原则。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适应国内外新形势和新变化的要求,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强盛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党管人才的新思路,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  相似文献   
949.
证据契约指平等的当事人之间就正在进行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诉讼之事实确定方法所达成的,旨在直接或间接产生诉讼法上效果的合意。我国存在证据合意的规定,但由于缺乏效力规则,实践中适用情况并不理想。需从证据契约效力判断、证据契约的主张及其效果、证据契约的拘束力等三方面着手构建证据契约效力规则。而在效力规则中,证据契约的消极效果与拘束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50.
刘俊 《法律科学》2009,27(6):21-25
法官作出判决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价值判断,法官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对所审理案件的有关价值主体关于该案件判决的价值需要的认识,法官只有对案件判决可能有那些价值需要存在比较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最好的价值选择,从而才能作出最好的判决。对判决价值需要的认识取决于法官的价值发现,法官审理具体案件的价值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法官对讼争各方需求价值的发现;二是法官对社会主导公正价值观念的发现;三是法官对适用该判决的法律中的价值发现;四是法官对自身需求的价值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