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22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挪用公款罪的准确认定与立法改进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刑法对挪用公款的用款人、行为形式、数额限定的规定有某些遗漏与不协调之处,造成了定罪量刑中的一定混乱,需立法加以完善:即取消“用款人”限定,只要是国家工作人员擅自挪用公款的行为都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全面规定挪用公款的起刑数额,以使本罪与盗窃、诈骗等财产犯罪及本罪内各种行为形式达成协调、平衡。但在修改前的司法实务中仍应严格依现行刑法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43.
由于金融诈骗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延续性,在不同的犯罪阶段、财物运动的不同状态中,数额有着不同的内涵.明确金融诈骗罪的数额必须弄清金融欺诈活动的行为过程及财物运行状态与行为性质认定之间的关系,即金融诈骗犯罪的客观方面与既遂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4.
1997年刑法对受贿罪的法定刑规定进行了修改 ,但在刑罚种类、内容、犯罪数额、犯罪情节等方面仍有诸多不足。只有通过立法对刑罚种类的增补和限制、对各种影响法定刑的综合情节进行定位 ,才能更有利于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45.
一、我国当前司法腐败的主要特点1.司法腐败现象日益普遍。涉案人数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涉案人员的级别也越来越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司法腐败犯罪涉案的数额越来越大,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前,不仅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和同级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而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腐败案件也屡有报道。近两年来,就有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田凤歧、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麦崇楷、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吴增汉、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丁鑫发等相继落马。  相似文献   
146.
罗宁 《特区法坛》2002,(72):25-25
我们在审判实践中,对索取超出债务数额的非法拘禁行为如何适用法律发生争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19号“关于对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亦明确规定,对索取法律不予保  相似文献   
147.
《法治与社会》2004,(7):40-40
2004年4月,我的一位表弟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后查清他年龄不足14周岁且盗窃数额不大,不构成犯罪被释放。请问:我们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国家赔偿吗?  相似文献   
148.
149.
一、《处分条例》是否应当采取“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刑法理念和原则?现行《处分条例》完全采取了刑法典的体例结构。总则部分基本照套了《刑法》总则的组成内容,诸如立法依据、处分原则、处分类型、违纪构成、集团违纪等等。从实践情况看,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问题是分则部分也完全套用刑法模式是否妥当。《条例》中列举的各种行为从定性、情节、数额到处分档次都作了相对确定的规定,这无疑是采用了“罪刑法定”的刑法理念,这样,实际执行中便引出一些问题。首先,违纪的情形千差万别,《处分条例》不可能全部将其囊…  相似文献   
150.
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罪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经济秩序,而且还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财产权利以致身体健康及生命权利;不仅使被假冒产品的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损害了产品信誉;对于逐渐呈上升势头的销往海外的假冒伪劣产品,还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贸易信誉。为此,《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纳入刑罚惩罚的范畴,以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