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31篇
中国共产党   265篇
中国政治   180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李霄露 《学理论》2012,(6):183-184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容易形成石化现象的一些错误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几点减少石化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盗窃罪中,财物价值的数额是评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行为人主观上应认识到。依据行为人所属的外行人领域的平行评价理论,只要行为人所属的一般人认识到财物的价值有可能达到数额较大,就可以推定行为人已认识到,除非其能提出相反的证据。对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概念,如数额较大、毁坏等,不要求行为人精准地认识到概念本身,只要求行为人有可能认识到概念的社会意义即可。行为人对数额较大的认识错误原则上应阻却犯罪。我国刑法对于盗窃罪区分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认为盗窃罪的犯罪既遂标准有上述三个层次,这样能较好地解决对财物价值认识错误的问题,同时能更好地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53.
具体的对象认识错误,并不阻却行为人犯罪故意的成立,但应区分"概括的故意"和"确定的故意"认定其量刑情节。抽象的对象认识错误,不阻却犯罪性质的认定,但影响到其犯罪形态。对于将毒品误认为是合法物进行贩卖、运输的,在排除行为人对毒品和违法性认识的可能后,一般不成立犯罪故意。  相似文献   
54.
意思表示错误涉及法律行为和私法自治的核心,对其具体规制体现了私法自治和信赖保护之间的价值平衡。与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意思表示错误在制度构造、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方面,既有其创新优点又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55.
姜晓丽 《探索》2011,(4):8-11,27
邓小平的错误观具有四个认识维度,即追寻认识前提的哲学反思、尊重典范事实的历史批判、挖掘指引未来的探索方法和充实人的本质的生成方式。运用这种错误观思想,要坚持客观原则、理性原则和发展原则,把历史的真实性、标准的正当性和经验的合法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6.
共犯的共犯是刑法理论和刑法立法上的"冷僻"地带。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纵然对其有些许论述,但依然难以称得上"系统"。对于共犯的共犯之概念,国内外刑法学界都未给出明确界定,而仅有一些"轻描淡写"的解释性表述。至于共犯的共犯之分类、理论归属、认识错误以及刑事责任的把握,则是整个刑法学界未有深入探讨的问题。然共犯的共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仅存于想象之中,其依然会出现在各类共同犯罪之中,故对共犯的共犯诸问题的讨论对刑法理论的完善和司法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7.
王亚明 《法治研究》2014,(12):117-124
申请财产保全错误有多种情形,司法实践中,比较集中的财产保全赔偿纠纷包括三类:一类是申请保全人在原审案件中败诉导致被保全人起诉要求赔偿;第二类是申请保全人在原审案件中部分请求未被法院支持导致被保全人起诉要求赔偿损失;第三类是申请保全人在保全后撤诉或不到庭应诉而视为撤诉,导致被保全人起诉要求赔偿损失。但是保全错误是否赔偿损失应具体分析,应当根据保全申请人的过错程度、权利行使是否符合比例、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来判断财产保全是否错误,是否应当赔偿被保全人的损失。在认定保全是否错误时,应当考虑案件的复杂程度及因果关系的直接程度,通过主观层次、客观层次、利益权衡及诚信原则来判断和认定,在认定保全错误的情况下,根据是否产生损失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对于没有产生损失的,不影响对财产保全错误的认定。  相似文献   
58.
谢春涛 《传承》2011,(10):60-6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既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也有犯过严重错误,给党、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损失的教训。犯过严重错误的教训,主要是指1957年以后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搞了20年"左","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  相似文献   
59.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五)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上述条款通常被视为对一事不再理的法律原则性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审判人员不能准确理解和适用该条款,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裁判,影响了案件审判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0.
20年前,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有些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从俄国十月革命就是个错误,斯大林模式更是个错误,错误叠加错误,结果就是否定之否定。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确实是一个历史的合力的结果。但是,这个历史合力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