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571篇
中国共产党   496篇
中国政治   472篇
政治理论   142篇
综合类   3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21.
20年前,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有些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从俄国十月革命就是个错误,斯大林模式更是个错误,错误叠加错误,结果就是否定之否定。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确实是一个历史的合力的结果。但是,这个历史合力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22.
刑法中认识错误在刑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涉及面广、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又有相当难度的课题,本文试从刑法中认识错误中法律认识错误这一个方面的概念、罪责认定以及处罚原则等方面探讨错误问题并作出自己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3.
健身的目的是"强健身体",但是有些人由于对运动项目、锻炼方法及自身状况缺乏足够了解,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习惯和动作。人们在锻炼中存在的主要错误有:错误一:认为晨练最好。很多人喜欢早晨锻炼,以为早上空气清新,其实不然。早上的空气污染最  相似文献   
124.
在政治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由于受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心理特征、情感态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错误。这并不可怕。因为学生和教师恰恰是经过自身的思考反省,寻错、析错、纠错,对"错误"辩证否定、科学扬弃,明辩正误是非,实现自身波浪式的发展。这本身也符合认识过  相似文献   
125.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经艰辛,总体上呈现双重性特征,必须正确认识和区分这一时期党的成就与失误、正确与错误,从而把握探索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相似文献   
126.
浅谈运用面部微表情技术避免“奥塞罗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审讯中经常会遇到无辜者看似有罪或者有罪者伪装无辜的情况,使审讯人员真假难辨。根据人的最初情绪反应的真实性,以被审讯人的情绪反应作为突破口,利用面对指控时无辜者的愤怒情绪和有罪者的恐惧情绪区别出两者,即运用面部微表情的知识辨别愤怒与恐惧,从而区别出无辜者和有罪者,并且通过表情的特性,左右脸表情的一致性和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话语的一致性三个方面鉴别出真正的无辜者和伪装无辜的有罪者。  相似文献   
127.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翻译日益显得重要.鉴于翻译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涉及到语言、文化和心理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言外知识、译者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素质、甚至译者的心理因素等,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双向理解.透彻的理解和完美的表达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只有完美地理解了原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义和作用,才能完美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从而达成双方的共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8.
将具体的事实错误理解成同一犯罪构成内错误并不妥当,具体的对象错误和具体的方法错误都要涉及不同的犯罪构成;行为人所现实认识到的攻击对象与行为人欲攻击的对象不一致,而这两种对象同质的情况;具体的方法错误是指行为人未能按预想损害所欲攻击的对象,而损害未欲攻击的对象,该损害与预想的损害同质的情况;两者的区分一般要从着手之后的行为以及故意个别化的角度来把握。  相似文献   
129.
曾敏之在2月22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我读南怀瑾的著作,很欣赏他有关做人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遗言:"人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这三种错误,是提醒做人的哲学。当今之世,世道诡谲、浮躁,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或政  相似文献   
130.
理解力和执行力是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两大表现.理解与执行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理解是人的理性对客体的认识和把握,它既是人的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人的认识的一种能力.执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理论、政策、决策、部署、指示等贯彻落实下去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把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连接起来,它不仅检验着理论、政策、决策、部署、指示,而且也检验着主体对理论、政策、决策、部署、指示的理解.在辩证唯物论知行观看来,理解与执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解与执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两者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理解中有执行,执行中也有理解.在理解与执行的往复运动中,主体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