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572篇
中国共产党   496篇
中国政治   472篇
政治理论   142篇
综合类   3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关于“债”或“债的关系”的概念理解,可以先从关于“债”的定义考察入手。在公元6世纪《国法大全》文献中,罗马法有两个关于“债”的权威定义,均由债务人的义务入手,界定债为“其他人必须给我们某物或者做或履行某事”,换言之,在债权债务关系中,首先发生债务然后才对应生出债权,是债权对应于债务,而非债务对应于债权。《法国民法典》没有关于债的一般规则,也没有对“债”进行一般界定,而是分别针对各种具体之债做出界定。其关于各种债的定义,基本因循了罗马法的表述方式,也从债务人“应为”给付的角度入手。到了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关…  相似文献   
952.
本文结合司法实践,阐述对高法的解释的若干规定的理解和看法。如对"入户"的认为;对在"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识:对"持枪抢劫"认识。  相似文献   
953.
王清 《前沿》2014,(17):55-56
西方阐释学经历了古典阐释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转变,狄尔泰将阐释学进一步提升为精神科学方法论。到了海德格尔,阐释学转变成为哲学本体论,具有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强调理解的普遍性和历史性,阐释学成为哲学主体思潮,解释的历史性是当代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54.
防卫意图是正当防卫的主观内容,防卫意图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目的。构成正当防卫需要有防卫认识,但不需要防卫目的。防卫认识包括防卫起因认识、防卫时间认识、防卫对象认识和防卫限度认识。防卫起因认识包括需要认识到不法侵害不是由于防卫人自己或被害人的行为所招致。防卫限度错误是防卫过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误将没有责任能力的人当成有责任能力的人予以反击,不属于防卫对象错误。  相似文献   
955.
认识错误的认定关系到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和刑事责任,以及犯罪的既遂与未遂。我国目前适用的刑法无认识错误的规定,在旧刑法制定和新刑法修订过程中,学界曾提出过许多关于认识错误问题的理论案,但是没能被接受。借鉴外国刑法关于认识错误的理论,立足本国刑法基本理论以及刑事司法实践,集中探讨我国刑法中的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理论的现状、缺陷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56.
收款人取走错误汇款的行为在学理上有不作为的诈骗罪与侵占罪两种观点的对立。两种观点均有理论瑕疵,症结在于学者对存款的占有理解有误。如果将存款分为存款债权和存款现金,同时将存款债权的占有认定为归属于存款名义人占有,将存款现金的占有认定为归属于银行占有,那么收款人取走错误汇款的行为就属于将合法占有的他人的存款债权变为非法所有,系对他人存款债权的侵犯,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这样的解释更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957.
张鹃 《党史文苑》2011,(22):6-7
1927年,伴随着"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然而,在革命困难时期,中共从1927年11月开始,接连发生三次"左"倾错误,本文研究的是中共这三次"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8.
1934年7月,萧克率领的红十七师在赣西南松山作战失利,松山战斗成为红十七师向西突围前的最后一仗。一则鲜被提及的史料,披露了左娜资敌与国民党军队在松山迅速得手的内在联系。左娜本是赣西南根据地西路分委的重要干部,在赣西南地区肃"AB团"的进一步扩大蔓延时出逃。出逃后的左娜叛变资敌,直接导致红十七师在松山战斗失利,给红军造成严重损失。透过左娜资敌的真相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失败并不是单纯军事较量的结果,错误的政治路线也从内部削弱了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959.
丁胜明 《法学研究》2020,(3):143-159
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以罪名作为问题讨论平台的现象,但是,由最高司法机关确定的罪名与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之间大多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多罪一名”是我国罪名体系的显著特征,以罪名作为问题讨论平台会带来诸多理论上难以妥善处理的问题。在刑法学研究中,应当严格区分罪名和犯罪这两个概念。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讨论刑法问题的基本平台只能是犯罪构成而不是罪名,分析刑法问题的基本单元是“一个犯罪构成”而不是“一个罪名”。罪数中的“罪”是指犯罪构成而不是罪名,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而非“同一罪名”内的事实认识错误,罪过是犯罪构成的罪过而非罪名的罪过。  相似文献   
960.
“汉宋之争”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关键之处,自产生后备受学者关注。虽陈说纷纷,但到目前为止,学界普遍认为汉学为经学考据,宋学为宋明理学,似乎已成定论。而以往对“汉学”“宋学”的研究,大都以个别精英学者为对象,往往忽视与“汉宋之争”密切相关的《四库全书总目》。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表,《四库全书总目》之中提及“汉学”“宋学”,更能反映出真正的“汉宋之争”。而深入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所谓的“汉宋之争”其实是经学内部“训诂考证”与“义理解经”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