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74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各国政治   509篇
工人农民   1048篇
世界政治   22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7篇
法律   28649篇
中国共产党   16882篇
中国政治   27111篇
政治理论   7350篇
综合类   14650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914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1190篇
  2020年   1613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1238篇
  2015年   2610篇
  2014年   7843篇
  2013年   6688篇
  2012年   7309篇
  2011年   7885篇
  2010年   7901篇
  2009年   7771篇
  2008年   8016篇
  2007年   5846篇
  2006年   5393篇
  2005年   4629篇
  2004年   6033篇
  2003年   4791篇
  2002年   3336篇
  2001年   2408篇
  2000年   1978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行政论坛》2019,(1):116-121
单位内部的微观治理是将宏观治理的政策安排在单位内部执行中并具体化。在新时代,我国实行制度博弈与单位治理,是实施渐进式转型的社会单位治理的一种有益选择,在对西方制度变革下单位治理取长补短的同时,转变对社会单位的认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等是破解单位治理中制度陷阱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2.
2019年12月8日国家法官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办学十年座谈会暨判例法与案例指导制度论坛举行,本刊摘录几位嘉宾的现场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3.
中国特色主义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这一认同内在地包含制度理念认同、制度优势认同、制度发展认同三重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彰显着制度的人民性,奠定了制度认同的思想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制度绩效,彰显着制度的科学性,构成了制度认同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彰显着制度发展的坚定性,为制度认同提供持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推动制度现代化,在发展中推动这一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的制度理念认同、优势认同和发展认同。  相似文献   
24.
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习仲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26.
2020年农历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直面挑战,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千钧嘱托,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人大责任担当,让新时代"扎根守土、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椰树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闪耀出夺目光芒。  相似文献   
27.
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是锻炼队伍、化解风险的现代治理选择,也是培养训练有素干部队伍的关键之策。通过这一制度建设使"五重机制"协同发力,即使命引领确保奋斗目标的统一,锤炼政治品格设定能力素质的标准,成就激励提升干事创业的动力,训练有素树立起依规行事的约束,教育管理夯实了党的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民法典是法治中国时代的权利法典.民法典作为一部规范民事主体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事民事活动的权利百科全书,其所蕴含权利张扬与人权保障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民法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张扬与集中彰显,也是法治中国时代最为正式的、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百科全书.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依托,更是助力人民法院精准司法、公正司法的裁判素材宝库.鉴于民法典一以贯之的人权保障的价值理念与思想内核,唯有获取全面领会民法典蕴含的法思想、积极培植针对民法典的法感情、熟练运用法技术准确适用民法典等三把金钥匙,才能开启民法典规范与制度宝库的大门,激活民法典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修为.  相似文献   
29.
语录     
《方圆》2021,(5):7-7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我们不能对不起肩头的责任,危险再大也要到达点位!""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2月21日,陕西省安康电视台官方号发布一段大年初九(2月20日)朋友看望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视频。报道称,祁发宝身体恢复情况良好,画面中的祁发宝笑着与朋友合影。另据报道,经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们精心救治,祁发宝已于春节前伤愈。戍边20多年,祁发宝曾遭遇几十次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面对生死,他更在乎的是肩膀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30.
《行政论坛》2021,(1):98-10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日益成为透明的社会。透明社会的人们处于"裸奔"状态。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这样的担忧,我们还有隐私吗?除了我们所担忧的信息泄露、隐私被侵犯以外,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那些拥有技术优势的大企业与政府组织可以以非常隐蔽的方式来控制个人隐私。不同于传统的物理空间,智慧社会的网络空间是一种虚拟现实空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调整对隐私的认知,在智慧社会中公与私之间的边界发生了迁移。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通过技术上防范和与智慧社会相适应的制度建构来维护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