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26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作为当代重要的刑法思想,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对传统的刑法理论进行了调和,并以独特的视角对相关刑法理论进行论证.全面探析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重要理论内核,使其具备完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周亚红 《求索》2010,(9):162-164
理论基础是刑事和解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国外,美国犯罪学学者约翰·R·戈姆提出的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已经获得普遍的共识,成为学界的通说。在我国,由于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时间相对较晚,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因此,对其理论基础作进一步的解读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43.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2):11-11
<正>中国释越南日本被扣人员据路透社报道,首届亚太国防部长会议10月12日在河内举行,当天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透露,中国已经释放了早前在争议岛屿附近扣押的9名越南渔民。这些渔民及其渔船是9月11日在南中国海的帕拉塞尔群岛(西沙群岛)海域被扣的。越南外交部曾要求中国立即无条件释放渔民。稍早前,中国当局责令在中国因涉嫌擅闯军事管理区被拘的日本藤田集团职员高桥定"具结悔过"并取保候审,以解除监视居住。中方已于9月30日释放了藤田公司除高桥定以外的3名日籍职员。9月初,日本曾在钓鱼岛附近扣押一艘中国渔船及其船员。  相似文献   
44.
每时每刻都有人遭受着犯罪的侵害,大部分的侵害不是随机发生的,也不是精心预谋的,它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对犯罪的发生机制的研究,探索预防犯罪的措施,发现人们通过改变居住环境和日常行为方式,就可以降低被害风险,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成立正当防卫,防卫人必须具有明确的防卫意图,但我国刑法理论对正当防卫之主观条件的理解标准过高以及刑事立法对其内容的规定较苛刻,限制了正当防卫的成立范围,应当予以修正。就中国目前刑法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用防卫意思指称正当防卫之主观条件更为科学。重新建构正当防卫主观方面的内容,即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并想避免这种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但不包括防卫动机与防卫目的。因此,防卫目的与动机不是正当防卫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46.
袁萍 《法制与社会》2010,(35):98-9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贿赂犯罪呈现新的增长趋势,贿赂犯罪不仅侵犯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廉洁性。本文拟从国家公职人员自身和社会这两个方面对其实施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所存在的国家公职人员的犯罪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7.
"恐怖主义"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进而与现代社会的各种要素相结合,最终嬗变为国际恐怖主义。刑事古典学派、刑事实证学派虽未专门研究恐怖主义问题,但对类似现象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社会防卫论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敌人刑法观是对恐怖主义现象的全新诠释,但其弊端大于合理成份。  相似文献   
48.
无限防卫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无限防卫是新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它对鼓励公民见义勇为,更好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鉴于无限防卫的研究,目前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比较混乱,本文就无限防卫的发展演变、立法背景、理论争议等问题作了深刻的检析。并且于论文的最后对我国新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的立法缺陷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希望引起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视  相似文献   
49.
浅析女性被犯罪侵害的成因与个人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犯罪预防角度看 ,犯罪行为的实施 ,在大多数场合是犯罪和被害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女性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 ,易为犯罪所侵害 ,故应从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价值观等方面予以提高 ,增强个人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50.
只有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防卫才是正当防卫,超出这个范围的防卫需负法律责任。正当防卫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正当防卫保护权益的范围、不法侵害的范围和防卫的限度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