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3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西班牙孔德教授是享誉世界的著名西班牙语学者,他对假想防卫的说明,在国际刑法学界颇有影响。我们刊发这篇译作,期望能够为我国刑法学者增加一本正当防卫问题的必读参考书。孔德教授曾多次来北京大学讲学,本文译者郭世杰担任口语翻译。北京大学王世洲教授对译文给予了宏观上的专业性校对和指点。  相似文献   
512.
庄湧萍  曾婧 《法制与社会》2011,(19):255-257
防卫过当是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防卫行为,它与正当防卫是密切联系的,正当防卫是防卫过当的前提。但防卫过当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在客观上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其次,在主观上对其结果具有罪过。这两个特点决定了防卫过当行为本质上具有较轻的社会危害性,对不法侵害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重大损害,防卫人要负刑事责任。因此,如何认定防卫过当行为,对于规范不必要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发挥正当防卫的作用,真正实现正当防卫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着重把握立法精神和本旨,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防卫过当的概念及其与正当防卫之间的关系、防卫过当的构成、主观罪过形式、无过当防卫行为等方面阐述和论证了对防卫过当行为认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513.
本文案例启示:行为人预见到不法侵害并积极准备防卫工具实施伤害的,应辨明行为人是否存在防卫目的,不能仅因行为人预见侵害后没有退让回避,而是积极准备了防卫工具,就一概否定正当防卫的成立。[基本案情]2010年5月,犯罪嫌疑人朱某与被害人韦某因打麻将发生口角,被围观群众劝开后,韦某扬言要杀死朱某,并在社区内张贴广告,寻找朱某下落,声称"凡提供朱某下落者,奖励现金两千元"。朱某得知后,曾数日不敢出门,因惧于韦某,后来朱某外出时总是随身携带一把匕首。2010年6月2日上午10时左右。  相似文献   
514.
目的探讨病理性防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犯罪学的特征。方法以61例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为研究组,以73例无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为对照组,采用犯罪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中幻觉(χ2=5.69,P〈0.05)及被害妄想(χ2=28.87,P〈0.01)多见;作案动机以病理动机突出(χ2=50.22,P〈0.01),很少出现现实动机(χ2=15.57,P〈0.01),案发时行为的紧迫性十分明显(χ2=63.17,P〈0.01);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无责任能力者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6.12,P〈0.01);疾病诊治情况,研究组未经诊治情况较多见(χ2=5.09,P〈0.05)。结论病理性防卫与正当防卫理论存在某些相同点,在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凶杀案中,借鉴正当防卫理论,对评定刑事责任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15.
一、警察防卫控制的教学现状 警察防卫控制技能是警察执行勤务活动中控制犯罪嫌疑人必须具备的执法技能。警察防卫控制课程是在职民警警务实战培训和警察院校学员的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徒手防卫技术、徒手控制技术、警械使用技术等。目前,课程在训练理念上,根据当今文明、规范执法的需要,突出警察执法观念、程序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内容设计上借鉴了西方或香港警察的做法,如技术上重警械使用训练,轻徒手控制技术训练;重程序性规范训练,轻灵活应对性对抗训练;重站立式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轻摔倒后的地面控制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516.
随着正当防卫在司法适用上面临的新困境与新问题,正当防卫制度成为现阶段刑法理论研究之热点,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标准问题又为其中的重点。防卫制度之适用以防卫者防卫行为的限度标准为核心,因此,从正当防卫制度防卫限度的适用标准入手,对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限度问题作综述性研究,分析防卫限度标准问题研究之概况,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现行正当防卫制度适用标准问题,从而对后续学者们研究正当防卫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17.
外来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是强化社会防卫和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涉罪未成年人个体矫治的重要举措。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外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的价值,并分析外来未成年人较之于本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特殊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外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18.
防卫过当概念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学界对防卫过当的定义有失科学 ,这源于学者对我国刑法第 2 0条第二款规定的错误解读 ,该规定不是对防卫过当的定义 ,只是对其中构成犯罪的情形做了规定 ;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条件是“不得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而不是“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过当既可以构成犯罪 ,也可以是一般违法行为 ,还可以成立意外事件 ,其主观上可以欠缺过错 ;防卫过当可以存在假想防卫中 ,成立假想防卫过当  相似文献   
519.
恐怖主义分子是隐蔽的,可能随时会发动恐怖袭击,为了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应当防患于未然。但从国际法来看,一般认为国家行使自卫权应当在遭受外来袭击之后,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国侵略他国之实。因此,面对恐怖主义威胁,自卫权何时行使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另一方面,美国打击阿富汗之后,“基地”组织及其恐怖分子已经分解到一些国家潜伏下来,若美国对这些国家进行打击,也将显得于法无据,因为从国际法来看,国家对个人或社会组织的行为不承担国际法律责任,除非该人或社会组织代表国家行事或有国家授权。  相似文献   
520.
李铭  王劭荣 《前沿》2004,(7):138-141
正当防卫行为是一种排除犯罪性行为 ,由于它的表象特征是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因此许多人对之不受到刑事制裁难以理解 ;同时公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权利受侵犯的时候 ,也会采取一些防卫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如何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权利呢 ?本文就从正当防卫的含义及构成要件的角度进行浅略分析 ,试图说明正当防卫被规制在刑法中 ,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是有利于社会的 ,应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