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1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篇
法律   455篇
中国共产党   1309篇
中国政治   1446篇
政治理论   418篇
综合类   7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贾高建 《新视野》2005,4(1):24-26
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社会主体结构分析的两种不同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不应该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陷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应科学地把握它们各自的规定性,并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2.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既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更是市场经济发展至今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西方学者曾概括总结了西方国家企业-政府-社会关系的不同模型,那么,正处于特殊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时期的当下中国的政企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又会呈现怎样的模式特征?它对中国完成其现代性目标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有关文献的讨论评述,提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53.
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05,(6):8-10
一、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不断增多,流动儿童在随父母流动的过程中权利保护问题日渐凸显。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过程,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  相似文献   
54.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枫 《理论前沿》2005,(14):21-22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建立有效的社会流动机制,使较低阶层的社会成员有机会向上流动,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再通过职业身份的调整,使以蓝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变为以白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政策等等,都是促进中等收入阶层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
进入21世纪以后,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三阶层说逐渐被多阶层说取代。以中国制造类企业为例,企业内部的六种阶层之间集中生成了本地本企业员工与农民工之间的矛盾和管理团队与生产工人之间的矛盾,并由此产生了关于阶层身份归属的五大悖论。要破解这些悖论,促进阶层和谐,需要简化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结构、融合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关系、不懈追求消灭工农两大阶级差别与工人阶级内部体脑两类劳动差别的目标。  相似文献   
56.
从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引”。按照“送出去培养成才、请回来任职创业”的思路,采取当地党组织与外地企业联系、在外松滋籍流动党员引荐、中介机构输送等方式将一大批青壮年人员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同时.利用流动党员服务站和党组织经常性与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联系,鼓励他们回村任职报效家乡。目前,全市村干部中有外出务丁经商经历的达到720人.占村干部总数的60%。其中,村主职干部156人.占主职干部总数的58%。  相似文献   
57.
张慧卿 《前沿》2010,(17):111-114
一直以来中国的"乡——城"的人口流动都是与国家政治主导下开展的政治运动、颁布的政策以及相应的户籍管理制度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城"人口流动政策先后经历了"严格限制流动——允许部分流动——控制盲目流动"阶段,一直到90年代以来,进入宏观调控下规范流动,以及2000年以来"公平、有序流动"的变迁过程。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解决好"乡——城"人口流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国家政治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好领导、协调、扶助、支持等多项职能,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法规,规范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规范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8.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学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间阶层的崛起是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最显著现象之一,必然会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时下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其经济社会影响,其政治影响却常常被忽略。实际上,中间阶层于政治稳定、政治民主、政治认同均有极其重大而积极的作用,但是要使这种积极作用有效的发挥,关键要靠政治整合,尤其是制度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59.
沈文 《新湘评论》2006,(10):40-4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0.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要求我们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工作中转变理念,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的思维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的思维。中国目前社会各阶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争夺生产资料占有权的阶级关系,作为阶层而存在的各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阶层分化导致执政基础更加复杂,表现在:原来的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特征越来越弱,异质性越来越强,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阶层位序排列与传统的阶级位序排列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些阶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有些错位;阶层分化中的阶层利益冲突初步显现,阶层的心理隔阂初现端倪。应对阶层分化,巩固执政基础,必须掌握阶层分化态势,控制阶层分化中的利益冲突,通过制度改革保障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防止产生阶层心理对抗,构建阶层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