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414篇
中国政治   270篇
政治理论   134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鲁迅杂文的锋利,迄今未有超越者,他的秘诀之一是偏,走极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针尖才易见血。当然,偏必有差,以下一段,鲁迅从苏俄的革命文艺理论生搬硬套来的“阶级论”,可商榷处就不少——  相似文献   
92.
李晓鸣  李婧 《学习月刊》2011,(24):42-43
有钱的面条商高老头,一生痴爱他的两个女儿.到头来反被她们遗弃.“像野狗一样的死去。”这就是巴尔扎克《高老头》中描写的父爱。对此,如何看待?有人从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这是“人类崇高的感情”.也有人从简单的阶级论出发.认为是作者的“美化、臆造和虚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怎样揭开笼罩在《高老头》中父爱描写上的浓雾呢?  相似文献   
93.
在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认知中,较为典型的见解是具有多元特征的三类西方理论阐释。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结构分析,在基于生产资料占有的经济剥削之外提出了组织剥削和技术剥削,以及影响阶级构成的阶级的矛盾地位问题。以职业为标准的阶级结构分析,将技术等级关系先于阶级的社会关系,这样所划分出来的不是社会阶级,而是职业阶级或职业阶层。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分析,集中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多元范畴的解释上,而忽视了所有制关系和生产关系赋予社会成员一定阶级地位和处境所具有的全部含义。  相似文献   
94.
《湘西党校》2001,(3):47-48
党的阶级基础就是工人阶级,《讲话》中再次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95.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反映了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思想基础,也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既是站在新高度对党的纲领所作的新概括,又是新时期对我们广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广大共产党员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来严格检查自己、规范自己、提高自己,认真履行当代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6.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讲政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阶级存在就有政治存在。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脑子里就更应该时刻有“政治”这根弦,既要自觉地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更要把讲政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去,努力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7.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把博弈论用于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研究,认为阶级的划分是社会成员按照自身财产状况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其中,罗默、赖特提出的阶级分析的一般模型,埃尔斯特提出的阶级定义的"基质-行为"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具有方法论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陈宏建  钱守云 《求索》2013,(6):228-230
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埃尔斯特从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革命、关于共产主义革命的一些论述以及文化群体行动对社会形态变革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社会形态变革阶级革命解释观提出质疑。其中.前两个方面的质疑又建立在理性选择的纬度之上。然而.无论是从理性选择的纬度,还是从文化群体行动的纬度来看,埃尔斯特的质疑都是不成立的。鉴于此,本文试剖析并反驳埃尔斯特对马克思社会形态变革阶级革命解释观的否定和替代,并进一步捍卫。  相似文献   
99.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党三次增强阶级基础的历史表明:我们党是民主、进步、开放的党,是我们党有信心,有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0.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方面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另一方面还要妥善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工会由于自身独特的性质,在依靠工人阶级、协调利益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本文试从现阶段执政基础面临的新形势出发,理顺工会与共产党执政基础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工会在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