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3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5篇
法律   1830篇
中国共产党   3830篇
中国政治   5611篇
政治理论   1519篇
综合类   222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1554篇
  2013年   1163篇
  2012年   1404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330篇
  2009年   1286篇
  2008年   1352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方略是礼法兼治,也就是把以礼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其集中形式是德刑并用,也就是把以德化民与以刑齐民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法德兼治,是对传统治国方略的超越。  相似文献   
72.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俄国历史上历经三次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的冲击。20世纪末,伴随着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俄罗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其“民族主义”问题再次凸显。因此,复活传统民族主义,重构民族精神以填补意识形态空白,增强民族认同成为俄罗斯在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3.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清明具有节气兼节日的双重身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按照各自的习俗或扫墓祭奠亡故的亲人,或踏青旅游,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总之,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尽情享受春天的阳光、青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清明节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标志。传统的清明节的一些内容,如禁  相似文献   
74.
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TRIPs协议下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传统知识国际保护具有正当性,运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存在困难。在短期内达成国际统一的规则与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情况下,应对传统知识国际保护方面的困惑的初步阶段是建立一个防止非法占有的体系,包括建立传统知识的登记和注册制度、传统知识的维持和保护基金、传统知识数据库以及传统知识的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75.
李北方 《南风窗》2007,(23):18-20
分散化的公共治理结构越发达,大部制就越能够操作成功,如果这个前提没有发育,大部制只能是一种权力过于集中的传统体制,只不过是把部门之间的矛盾内化为部门内部司局之间的矛盾,最后再次走向合久必分。  相似文献   
76.
苏联的解体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而不可忽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其文化传统对其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在苏联社会发展过程中,弥赛亚意识、浪漫的理想主义思想、教条主义传统、国家至上理论、沙皇崇拜、极权传统、专制作风、愚民嗜好、官办社会的传统等落后的文化传统的痕迹处处可见。  相似文献   
7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平川 《理论导刊》2006,3(10):48-5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时化解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努力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八荣八耻”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对于人们道德规范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9.
张虎 《海内与海外》2007,(10):10-11
今年是赵朴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我有幸接触赵朴初先生,并亲自聆听他谈佛教、谈书法、谈诗词韵律,谈改革开放,谈  相似文献   
80.
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的迁徙流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态文化。从生态伦理学的视界来审视,游牧生态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万物,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中。就游牧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相比较,如何扬长补短、扬优弃劣,加快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