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6篇
  免费   10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36篇
世界政治   2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573篇
中国共产党   311篇
中国政治   1042篇
政治理论   176篇
综合类   11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编辑同志:经儿子同意,我通过广告宣传单为其报了数学补习班并缴纳5000元补习费。可当儿子按照约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上课时,却发现补习班已人去楼空,而同时被骗的还有31名家长。请问:在补习班负责人已被抓获归案的情况下,能否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索要赔偿?  相似文献   
102.
<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125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应当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的,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直接予以判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3款又规定:"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是说,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成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直接以判决的形式追究其刑事责任。显然,上述规定突破了传统的控辩对抗、法庭居中裁判的三角结构模式,底蕴着一种新  相似文献   
103.
在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掌握谈话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根据争议双方在调解过程中的种种心态,把握好个别谈话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从而达到调解劳动争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电子证据具有高科技性、无形性、易被伪造篡改和复合性等特点。电子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体现出书证的特质 ,在诉讼中可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105.
赵骏 《公安学刊》2003,(6):58-6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社会关心、当事人关切、各级执法监督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交警部门却面临交通事故处理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责任认定难,现场处置难,医疗费用落实难和调解难。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难的原因涉及社会、法制、体制以及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分层次、分步骤加以解决,其中重点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法制、改进执法工作;积极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体制改革;加强事故处理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6.
属地管辖也称地域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地域管辖是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的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通俗地说,就是依照法院的辖区来确定案件受理的诉讼管辖。地域管辖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地域管辖。  相似文献   
107.
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 ,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原、被告的举证责任分配上  相似文献   
108.
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有直接利害关系并受其约束的案外人 ,是实质意义上的当事人。应对《民事诉讼法》第 178条、第 180条所指的当事人作扩大理解、允许实质意义上的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制度的设计者来说 ,建立完备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的体系 ,是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制度的使用者考量 ,也应建立多种纠纷解决方式 ,从而落实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面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出现的困境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重构需要解决一些重要的课题 ,如在调解中怎样实现自愿与平等协商 ,如何实现调解与审判的协调 ,如何保障当事人的反悔权利以及和解契约的拘束力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10.
先刑事后民事或者称“刑事优先”的原则,即公法和私法,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适用顺序问题,实际上是国家职权主义和公权优先的一种体现。在目前的法律规定里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条款。这一原则只是散见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司法解释,当前在法律界虽然有一些争议,有的主张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