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6篇
  免费   10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36篇
世界政治   2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573篇
中国共产党   311篇
中国政治   1042篇
政治理论   176篇
综合类   11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玉 《中国工运》2007,(3):41-41,44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争议案件呈多发趋势。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工会发挥维护职能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  相似文献   
82.
“不变”的中国基层司法风格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3.
2005年12月1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民事诉讼案卷对外查阅实现电子化,过去的纸质案卷被取而代之为案卷扫描后的电子影像信息。从即日起到二中院查阅相关案件卷宗的当事人或律师,只需轻点鼠标或触摸显示屏便可简便、快捷地查阅到所要查阅的卷宗和卷宗中的任何一页内容,并可打印输出,也可在设置范围内,对所查页面进行局部放大。这是该院司法为民的又一举措,也是国内首家提供电子案卷查阅服务的法院。  相似文献   
8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第一审判决生效后,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可见,当事人在刑事案件中遭受侵害,可以在刑事审判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另案提起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仍然是民事诉讼,既然民事诉讼中允许精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应当允许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85.
86.
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的灵魂所在。我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引发学界争议。为实现民事证据规则的具体化,增强民事证据规则的可操作性,应对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进行实体和程序上的划分,并对二者进行理论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诸城市人大常委会以促进构建紧密和谐的社会关系为着力点.在依法监督诸城市人民法院诉讼审判工作中.每年都多次组织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旁听典型案件的审理,广泛征求群众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一些加强诉讼调解等工作的改进意见.有利地促进了和谐诸城、和谐法院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8.
俞炅雨 《中外法学》1990,(3):48-50,72
<正> 近几年,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它既影响了法律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同时又直接威胁到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它已成为司法界的一大公害。正是从消除并预防这一公害出发,法学界有人提出了赋予民事诉讼当事人管辖异议权并进而建立管辖异议之诉的设想,司法机关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确认了当事人的异议权和异议之诉。考虑到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这样一种设想并采取这样一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它也能在一事一时中起点积极作用。但是,这样一种设想和做法是否具有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尤其是,它是否能遏制住地方保护主义的蔓廷,倒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89.
徐红 《四川审判》2002,(4):10-11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已于今年4月1日施行。笔者结合的民事审判实践,对《证据规定》中有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0.
和谐社会是贯穿古今的社会理想和人类共同向往的生活状态。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转型过程中滋生和诱发的各种激化矛盾、破坏社会稳定的新问题和现象不断增加,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化解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