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590篇
中国政治   148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3):12-12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  相似文献   
152.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选择社会主义;不懂得资本主义,就不会懂得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今后必走的路;中国应在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他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3.
弼时性情温和,但柔中有刚,一旦认定是正确的事,必勇于坚持,决不退缩。他为坚持正确的主张,一生中多次向上级犯颜直谏,不怕上级给他穿小鞋。  相似文献   
154.
大众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晚年政治思想宝库中的明珠 ,其主要内容是 :一、民主的大众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没有大众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 ;二、大众民主是阶级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其阶级性不取决于内容本身 ,而为执政者的阶级归属所决定 ;三、坚持从民主国情出发 ,从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推进大众民主建设。从时间方位看 ,该思想是民主主义思想合乎逻辑的新发展 ;从空间方位看 ,是对苏联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后者是该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5.
姚金果 苏杭 杨云若著、福建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10月出版的学术专著《共产国际、联共 (布 )与中国大革命》 ,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在绪论中指出 ,本课题的研究 ,力图达到三方面的效果 :“第一 ,对新档案反映出来的新问题 ,即以前鲜为人知或知之甚少的问题 ,尽量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以填补以前研究的空白 ;第二 ,对以前有争议的问题 ,通过运用新的档案资料 ,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 ,对以前由于资料缺乏所造成的史实上的谬误和错误的结论 ,根据新的档案资料给予修正”。依我之见 ,本书圆满地实现了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6.
文卫勇  张学军 《人民论坛》2010,(12):178-179
陈独秀人权思想富含变化,历经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如何评价其人权思想是正确理解陈独秀的关键。其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提供了参考。他的人权思想不仅是对前人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对于我们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7.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又颇具争议的复杂人物,他的政治生涯跌宕坎坷,五任中央最高领导人,大革命失败成为托派领袖而被开除党籍,晚年蛰居江津客死异乡,这不能不说是陈独秀的人生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是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反托派斗争及王明、康生的诬陷,国民党的险恶用心,以及陈独秀的独特个性等,共同造成了陈独秀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58.
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总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这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3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  相似文献   
159.
众所周知,1924年至1927年间,由于实现了国共合作,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中走上了政治舞台,得到了锻炼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这段历史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却对时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陈独秀评价过低,忽视了他在统一全党认识、推动国共“党内合作”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0.
祝彦撰写的《晚年陈独秀》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学术性、理论性和史料性于一体,既是我国起步较晚的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的崭新成果,又是近年来系统、深入研究陈独秀晚年思想理论的一部力作。作者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力图反映陈独秀晚年思想的全貌,因而使这部研究陈独秀晚年思想的佳作具有鲜明特点。史论结合,熔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炉本书不同于目前出版的大量陈独秀传记类图书。作者的独创性在于把陈独秀的生平轨迹与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史论结合,言必有据,论从史出。既有对从大革命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