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42.
最后的辩护     
尊敬的法官大人,陪审团的先生们: 我们就要结束本案了。这个案子是一个冗长、沉闷、乏味的案子,作为陪审员的你们,可能经历了案子审理过程中最无趣的部分。  相似文献   
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变,各种矛盾冲突转化为案件纷纷涌入法院寻求司法解决,司法民主作为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人民陪审制度作为实践司法民主的具体形式在新形势下亟需完善.有鉴于此,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20条,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单行法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认为,<决定>的颁布和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起点.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审判制度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4.
方鹏 《中外法学》1988,(2):23-26
<正> 七、审理前的准备在当事人完成了查证后,法院通常要确定审理的日期。这个日期的确定取决于对案件审理所作的准备工作。大多数法院颁发庭前令状,要求当事人进行某些简化审理活动的努力,如对不再争议的事实,可提供的具有关键性的资料以及在审理时所要提出的证据,出庭的证人及其作证的主题等方面事先达成协议,当事人交换各自的某些证据资料及其相应的理由陈  相似文献   
45.
赵静 《知识产权》2003,13(3):28-32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审判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民法院的审判资源主要由主体资源(审判组织)和客体资源(案件)两部分组成.只有使这两部分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才能真正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目标.由于这一实现过程是主体资源作用客体资源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6.
经验法则的出现是为了矫正事实认定中自由心证绝对化的倾向,其功能是,通过对经验进行限定,实现对事实认定过程的约束。然而,刑事证明中经验法则的内在性、盖然性和地域性等特征阻碍了约束功能的实现。经验法则的类型化、体系化等方案难以解决上述功能悖论。庭前推理中对经验法则的跳跃性运用、法庭对抗中对经验法则的形式化论辩及裁决过程中对经验法则的恣意性审查,都是经验法则难以被正确运用的症结所在。对经验法则的运用应从粗放转向精密,具体来说:应建立法律明确机制,指引控辩双方对经验法则作初步锚定与精细拆包;应明确对经验法则的精密论辩体系,细化针对经验法则的推理证成与攻击证伪方法;应确立二阶证成框架,内在地要求法官对运用经验法则提供正当理由,外在地强化陪审员对经验法则故事载体之真实性的有效核验。  相似文献   
47.
《人民陪审员法》在新创设的大合议庭陪审模式中,将人民陪审员的职能限缩在事实认 定上。该职能设定可溯及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传统,也与当代许多国家的陪审制移植模式呼应。这 一改革能否为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注入活力,取决于以下问题:陪审员是好的事实认定者吗?在个 体参审的视角下,很难证成陪审员相对于法官的裁决优势。现代认知科学和法律实证研究,反而指向 了陪审员的裁决缺陷。因此公众参与司法的理念与技术之间产生了悖论。但是司法程序中的陪审员 从来不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身份,而是一个制度建构的角色。陪审团制度以及成功的陪审制移植实 践,都通过一些技术性要素,塑造了集体评议和团体决策意义上的事实认定者,区别于法官的合议制 模式。陪审员的裁决优势正是源于这种制度建构。中国的陪审制改革应当在现有立法框架下,重构评 议程序和操作性规则,将人民陪审员塑造为优秀的事实认定者。  相似文献   
48.
关于我国陪审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审制在审判实践中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适用陪审制审理的案件范围过窄、陪审过程的形式化、陪审员遴选的随意化以及管理的非规范化。改革陪审制的具体思路是 :废止现行立法中对适用陪审制的弹性条款 ,尽快制定陪审条例 ;明确界定适用陪审员审理案件的范围 ;规范陪审员的权利、义务以及陪审员的遴选程序 ;加强对陪审员的管理与培训。  相似文献   
49.
人民政坛:马院长,您好!您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强调,要充分履行审判职责,努力为加快福建发展、建设新福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年来,全省法院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方面重点做了哪些工作?马新岚:2014年,全省各级法院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  相似文献   
50.
禾刀 《江淮法治》2014,(16):56-56
正任何一本关于法律题材电影的书籍要想富有专业内涵,最好由法律专家操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法学教授、本书作者保罗·伯格曼和迈克尔·艾斯默围绕法庭审判这一主题,遴选出71部美国电影,分为法庭英雄、非正义联盟、是专家还是骗子等12个部分,逐一进行了有趣的专业解构。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庄严肃穆的法庭应该是一个摆事实讲法理、致力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