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法律   7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陪审团制度是司法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参与司法的典范,在对抗政府权力的滥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英美国家陪审团制度的民主体现:陪审员的任职资格、陪审团的组成、一致裁决、陪审团的否决原则。  相似文献   
82.
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该立法解释的颁布堪称陪审制度在我国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但是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我国现有司法制度、司法传统和传统文化也对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可能会限制其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使其沦为制度摆设。故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据<中国青年报>7月14日报道,从7月1日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开始实行,该办法明确了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管理机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该法院现有109名新任人民陪审员,将于8月走马上任.现正对他们进行培训.笔者对此消息极感兴奋和欣慰,认为它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绝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84.
人民陪审制度是遏止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平、公正的一项司法制度。应尽快制定一部《人民陪审员法》确立人民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科学确定陪审的方式和范围,细化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85.
基于海事案件的专业性与复杂性,查明案件事实对于并不精通航运实务操作的法官来说着实是一大压力.法官面对当事人提交的大量证据与各方说辞往往无所适从,陷入海事案件事实认定的困境中.针对此种现象,结合海事司法现有制度的弊端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适当引入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的同时,构建海事专家陪审员制度,实现二者的共存.  相似文献   
86.
周欣  陈建新  聂玉磊 《现代法学》2011,33(2):161-169
我国法官指示制度的建立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合议制度变革的需要,是化解现有陪审合议庭顽症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现有陪审制度"平民性"丧失的新路径,对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与域外的法官指示制度比较,我国现有法官指示制度具有如下缺陷:粗陋的内容规定、悖反的权威扩张、缺失的救济途径、狭小的适用空间,应从内容完善、权力制约、权利救济、适用扩展四个方面对上述缺陷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87.
张鸿巍 《河北法学》2012,30(6):49-50,51,52,53,54,55
美国检察官在庭审阶段享有较为广泛的职权,涵盖出庭支持公诉权、挑选陪审员权、法庭辩论权及对陪审团指示的检察建议权等等.其中,检察官在庭审阶段的法庭辩论权,大体上又可分为开庭陈述权、展示证据权、交叉询问权与结案陈词权等等.此外,检察官在法官向陪审团作出指示前,亦可提出相应检察建议.  相似文献   
88.
高一飞 《法人》2005,(10):127-128
2005年1月25日到28日,我在丹佛市Arapaho县法院旁听了一起发生在该县的一起猥亵未成年女性的性侵害案件。这是一起我们所说的证据上一对一的案件,直接证据只有被害人的指控,被告人对指控予以否认。根据被告人的要求,本案由陪审团审理。庭审的见闻很多,现在我专门就我对此案中陪审团的印象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9.
法国法官职工联盟主席曾说:"一个司法裁定,不是通过某一法官个人而是通过一个合议庭作出的".  相似文献   
90.
<正> 1984年,美国一家法院在肯顿诉格里逊案中(一个可处死刑的案件),拒绝持废除死刑观点的人参加陪审团,提出了"死刑资格陪审"的问题。认为只有不强烈反对死刑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可处死刑案的陪审。法院采取这一行动的根据,是一九六八年威勒斯布恩诉伊里诺斯州案中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该裁决认为:在一个可处死刑的案件中,如果陪审员不愿意考虑州法律规定的所有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