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雷电击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例资料雷某,男,32岁。2004年6月22日下午3时在海上鱼排作业被人发现死于渔排。尸体检验:于死后20h进行。尸长170cm,上身着兰色秋衣,秋衣近腹部处检见4处类圆形破口,直径0.5cm~1.5cm不等。破口的边缘可见烧焦痕迹。下身着兰色三角短裤,裤腰前面有一处烧焦孔,直径为0.5cm。尸斑呈鲜红色(因尸体冷藏),分布于背部未受压处,尸僵已在全尸各大关节处形成,角膜轻度浑浊。瞳孔散大,直径为0.5cm。双眼球充血水肿。头顶部头皮未见明显损伤。与腹部衣服破损处相对应处见12cm×6cm皮下出血。下腹部近阴毛处检见7cm×4cm范围雷电击纹(照片1),其中央部位…  相似文献   
22.
雷击死多发生在七、八月雷雨天旷野行走,或大树下避雨的人,或无避雷器的高大建筑物内和室内电器近旁。骑自行车遭雷击的较少见,报道1例如下。1案例王某,男,28岁。1996年8月2日晚,下班途中在柏油公路上骑自行车遇雷雨交加,死于路旁。于死后17h现场尸体检验,见死者两腿叉在自行车横梁上,俯卧在路边,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位于自行车下方柏油路面有一18cm×15cm缺损,深度为5.0cm。死者上着黄色军用半袖上衣,上衣已被撕碎,下着黄色军用外裤,右裤腿内侧距立档5.0cm处有一3.0cm×4.0cm破口,白裤头前侧…  相似文献   
23.
特殊雷击致人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日常的法医检案工作中,遇到了一起比较特殊且典型的雷击致人死亡的案例,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案例资料 1.1案情简介  相似文献   
24.
刘汉宏  王健 《中国减灾》1999,9(2):31-34
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大型现代化化工企业及中、小型化工企业已遍及全国各地。化工企业的化工原料、中间体及其产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害、有腐蚀性的物质,生产、储运、使用...  相似文献   
25.
雷暴气象下使用手机致雷击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暴气象情况下使用手机时遭致雷击死亡的案例在国内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某男,汉族,44岁。2007年7月4日10时许被人发现死于野外,因发现其衣着破裂,身上有伤,疑为他杀,即向警方报案。经调查死者7月3日19时30分左右下班骑摩托车回家,现场是其回家必经之路,当地当日19时30分至21时正处于大范围强雷暴天气。提取死者手机通话纪录单显示,最后通话时间为2007年7月3日20时11分31秒。  相似文献   
26.
《党课》2010,(20):122-123
科学数据显示,一个人遭遇雷击的几率大概是四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被雷击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江苏镇江句容市的长山里村,不知为何却格外受雷“青睐”,在短短两年间竞先后遭遇了10多次雷击,而且雷电多次登堂入室,将村民家的墙壁击出窟窿,甚至还有人遭遇雷击不幸身亡。长山里村到底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27.
1案件简介 某年6月23日上午11时许,在某街5—1号一新装修居民房中做木工活的工匠董某被人发现在7楼室内死亡,死因不明。  相似文献   
28.
雷击致死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24岁,某年9月30日下午1时许,被人发现死于市外环公路的路基下草丛中。据现场附近的群众反映,约中午12时许,该地区突降小雨,曾伴有巨大雷声。现场勘查:尸体位于公路东侧约3m处,头西北足东南呈仰卧位,左脚旁倒放一辆破旧的28型自行车,车体潮湿,车后座上捆扎有纸壳箱等废旧物品,已被雨水淋湿。现场周围较空旷,方圆数公里之内无高大建筑物。1.2尸体检验死者全身衣着均潮湿。其前襟有多处破损,呈撕裂状,破损处周边部位布料呈焦糊状,呈黑色炭化状。尸斑位于尸体背侧面,大片状,暗紫红色,较显著,指压褪色,尸僵尚未形成,角…  相似文献   
29.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06-609
目的了解辽宁省内雷击死及雷击案件的发生规律,为雷击死的法医学检验与鉴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辽宁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调取2010年到2015年间,辽宁省雷击死案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12名死者,年龄从6岁到72岁不等(平均37.4岁),包括85名男性和27名女性。尸表检查所见通常与电流的超热作用有关,包括衣着及穿带金属物品的损坏(55.4%)、皮肤烧伤(54.5%)、雷电击纹(19.6%)。雷击死亡案件大多数发生在每年的6~8月份周末的14时到20时,与死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工作及活动环境有关,且农村地区雷击致死人数高于城市。结论雷击死案件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对雷击死尸体的检验要系统、全面。通过对辽宁省雷击死案件的统计及相关因素分析,有利于提高法医对雷击死案件现场勘查、尸体检验鉴定水平。  相似文献   
30.
丁某(女,37岁),2002年8月14日下午外出,于8月15日早上被人发现死在某风景区山顶一高约15m的石塔二层塔窗旁,尸体呈跪姿,塔壁及塔内地面潮湿,尸体周边塔窗壁可见小石片松动,地面有小石片及泥土散落,接案后疑被人谋害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