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非诉程序实现抵押权在法的实体价值方面表现为公正、秩序、自由、效率,在法的程序内涵方面表现为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的结合,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之间的约定以法律文书之效力,是对自力救济赋予公力的权威,法的实体价值和程序内涵构成了非诉抵押权存在的法理基础。本着追求法的实体价值和程序内涵的精神,本文以抵押财产所在地或与抵押财产有密切关系所在地法院来确定管辖法院;以形式审查为主但附之于必要的初步实质审查来确定是否立案;以设立对非诉抵押权案件进行执行前审查为必要程序来确定是否最终进入执行程序,并作出相应裁定。  相似文献   
93.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法院司法审查的灵魂,将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化.同时确立行政执行之诉.强化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行为执行之诉的适用范围.应当以执行标的为基本划分标准,辅之以其他标准;在程序构造上,应当在当事人、举证责任、审理方式以及裁判和救济等方面设计与非诉行政执行不同的程序和制度.突出其和行政诉讼普通类型的区别和它的“执行”特征。  相似文献   
94.
我国的调解类型大致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就是我们所说的诉前调解,即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我国诉前调解的兴起和广泛的试点以及多年来的实际应用,无疑都发挥着"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方便、高效、快捷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立法并未对诉前调解制度加以明确规定,这使得"诉前调解"这一解决民事诉讼的方式在应用于实践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加强立法、提高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无疑是解决现阶段诉前调解方面存在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5.
武慧琴 《法制博览》2014,(1):237+215
现行法律明确了对于可撤销股东大会决议的诉讼救济,却忽略了非诉救济的方式,而非诉救济方式是极为必要的。就非诉救济的方式来说,包括全体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参与决议、公司追认可撤销的股东大会决议以及异议股东请求公司收购其股份。当然,为使可撤销股东大会决议得到充分救济,非诉救济方式必须与诉讼救济方式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96.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日趋复杂化、现行法律规定不足、以及法院案多人少的现实,已然成为当前法院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有效破解非诉行政案件“执行难”,温岭法院在对2010年至2012年间处理非诉行政案件实践进行二次调研后,梳理出当前非诉行政案件审执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新难点,并提出针对性解法方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7.
正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秦岭北麓西安段出现的违法建筑成为危害其生态环境的一个个"毒瘤"。及时依法审查和审理秦岭北麓西安段违法建筑整治过程中的行政处罚和申请执行案、相关行政诉讼案件,成为目  相似文献   
98.
杨绿芳 《法制与社会》2013,(36):267-268
担保物权的主要功能是担保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人依法享有对担保标的物的变价权,其实现方式对于担保物权人而言尤为重要。在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担保法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只能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实现。通过诉讼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复杂且时间较长.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障。虽然之后的《物权法》规定了抵押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拍卖和变卖抵押财产,但是如何申请、具体适用何种程序申请一直未得到程序法的配合,使实体上的权利无法获得司法程序的保障。域外立法关于担保权实现的程序主要有诉讼、申请拍卖和非讼三种途径。新《民诉法》正式颁布后,我国采用非诉讼途径实现担保物权初步具备了程序法依据,此种制度设置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新《民诉法》出台后,本院对实现担保抵押物权案件程序适用出现的情况进行归纳,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9.
一直以来,非诉行政案件执行中的"执行难"、"执行效率低下"等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随着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的深化,非诉行政案件执行模式的创新、优化,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从浙江法院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非诉行政案件执行制度的演变背景和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裁执分离"机制的完善需要通过突出法院的司法审查和监督指导职能,政府重新定位以提高非诉案件执行力,落实"程序合法、补偿到位"的原则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0.
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以下简称《征收与补偿条例》)已经于2011年1月21日起颁布施行。《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本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继续沿用原有的规定办理,但政府不得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五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