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理解并控制冲突是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不平等的分层体系与政治冲突都是一切复杂社会所固有的现象,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马克思与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这两种理论之间既有继承,又相互对峙。马克思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并最终消灭阶级对立进入无阶级社会。而韦伯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因此比较他们的分层与冲突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2.
韦伯伦理学说是当代"韦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贯穿于韦伯伦理文本中的"诸神之争"、"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以及伦理理性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对韦伯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对"伦理是一种生活方式"命题的发掘,则为韦伯道德哲学的建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3.
124.
陈刚 《长江论坛》2008,(5):64-67
韦伯出于彰显西方法律发展独特性的理论诉求,认定中国传统司法乃是一种“卡迪司法”。关于此一论断确当与否,学界时有论争。林端与黄宗智分别由理论的向度与知识的向度,借由对与韦伯持近似立场的滋贺秀三理论的批判,达致了对韦伯理论的反思。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忽视了价值的向度,使中国古代传统依旧处于“相对化”的境地,未能完全超脱韦伯的理论脉络。故而,由价值的向度,从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论去体悟传统,进而提炼更熨帖历史真实的分析概念,或许使超越韦伯的另一条可能进路。而善意地审视传统,则使达致此一目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5.
建立在"工具理性"之上的西方现代化已经走过了三四百年的历程,它在带给了人类社会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制度以及价值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与伤害.因此,对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之上的现代化作深入细致的反省,已经是摆在21世纪面前一个严峻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26.
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型,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向,现实中的官僚制呈现出许多的不足与缺憾,其本身也被看作是效率与民主的藩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摒弃官僚制呼声的高涨使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对中国现实官僚体系地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官僚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理性官僚制应成为现代中国官僚组织转型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27.
书摘     
马克斯·韦伯[英国]弗兰克·帕金著,刘东、谢维和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6月版 韦伯思想遗产的经久性质,无疑受益于这样的事实,他总是避免提出任何无所不包的一般性理论。无论此前还是此后,那都是一种受到如此多运思者追捧的伎俩,而且它似乎总要在其经验现实的凡间幌子下请来天神的暴怒。  相似文献   
128.
韦伯命题”指证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三个普遍性难题:一是资本对于实现现代化有着根本的重要性,但它又是各种危机的总根源,那么如何才能将“利用资本”和“限制资本”统一起来呢?二是现代化是理性化的过程,但现代化却又会形成工具理性的霸权,从而会因价值迷失而使现代化滑向非理性化,那么如何才能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呢?三是现代化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现代化过程又会因滋生出各种不稳定因素使社会失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现代化”与“社会稳定”的统一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为解决这三大难题提供了有效办法: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坚持“两个结合”,避免了现代化滑向非理性化的问题;不断加强国家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化解了现代化过程中因利益分化和价值分化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性难题所提供的有效方案,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