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对于作为文化传统保存下来的儒家价值观来说,纯然是外生的.于是,儒家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产生性关系转换为功能性关系.因此,必须超越"韦伯命题"与"韦伯反命题"所构成的理论"悖论"来思考儒家价值观与中国市场化转型之间的关系.儒家价值观中的一些"合理内核",经过适当的"创造性转化"之后,一定而且应该会对中国市场化转型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2.
韦伯夫妇信奉改良主义,并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效率"是其一生的信条.他们活跃于学术与社会改革等多个领域,在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日常生活逐渐丧失古典形态下的丰富韵味,日渐刻板化。韦伯的研究雄辩地证明,新教伦理和现代官僚体制是形成这一生活困境的重要社会文化根源,前者造成一心追求财富、精于计算的资本主义生活场景,后者又将日常生活纳入了合理化规章制度的严密控制下。由于宏观研究方法的局限,韦伯对日常生活的前景作出了过于悲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74.
与马克思不同,韦伯从宗教的角度分析了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这种作用实际上不止于经济领域,而且涉及政治领域。作者还对韦伯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认为韦伯并没有否认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新教与资本主义之间只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关系。  相似文献   
75.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可是你的职责是什么呢?就是当前现实的要求。——歌德一引言"身为近代欧洲文化之子,在研究世界史时,应当提出如下的问题:即在——且仅在——西方世界,曾出现(至少我们认为)具有普遍意义及价值之发展方向的某些文化现象,这到底应该归诸怎样的因果关系呢?"韦伯在为其宗教社会学文集所写总序言的开头,写下了如此意味深长和令人省思的话。在他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遭遇前  相似文献   
76.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怀特在其代表作《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一书当中提出了他有关文化科学的主要思想。经典社会学的代表韦伯在他阐述其有关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时 ,亦提出了“文化科学”一名 ,并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 ,二者所理解的“文化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要加以严格区分 ,因为他们不仅在研究的目的、理论的诠释系统还是探讨方法上 ,都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引进二者这个同名的术语时 ,决不能乱贴标签 ,否则将会制造出无穷的无意义的争端  相似文献   
77.
哈贝马斯与韦伯合理化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贝马斯和韦伯的合理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二者在世界图景假设、哲学基础、理论性质三方面部有所不同。韦伯立足于超验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对立来建构其合理化理论,因此其哲学基础是意识哲学,建构的合理性是普遍真理的形式合理性。哈贝马斯的合理化理论的世界图景假设是经验世界内的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对立,其哲学基础是语言哲学,建构的合理性是共识的交往合理性。  相似文献   
78.
不同的时代背景会产生不同的组织行为模式,形成不同的组织理论。在新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包含了人们对前组织理论的反省与思考,使得人们洞察和分析组织的方法不断走向成熟。在评析该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人际关系理论、均衡理论、系统论等组织理论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在不断质疑中从韦伯官僚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79.
于浩 《北方法学》2014,(3):153-160
法治思维作为一个时兴概念在当下中国被不断提及,并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正当性话语,因此需立足于法治的基本要求,结合法治实践的个案场景,在发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薄弱环节的同时探讨法治思维的运用问题。而法治思维内涵的既有界定往往抽象而不具可操作性。因此,法治思维是以规则为中心,合法性判断为优先,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坚持正当程序的思维方式。要注意反思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与法治思维相左的四类主要问题:领导意志对法律执行的扭曲,法外利益与纠纷解决的乱象,公权力过于强势的现状,重结果轻程序的思维传统。  相似文献   
80.
仲仲 《江淮法治》2013,(18):52-54
不要因为你受到伤害而去报复,那样你会得到双倍的伤害2013年1月22日,维也纳博物馆馆长维尔弗里德·塞佩尔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价值约6000万欧元的金饰雕塑"盐碟"失而复得。这件雕塑是意大利16世纪著名艺术家本韦努托·切利尼创作的,被誉为雕塑作品中的《蒙娜丽莎》,价值连城。"盐碟"于2003年被盗,偷盗者是职业盗贼,盗宝全程不超过50秒,此案成为二战后奥地利博物馆最大的失窃案。去年10月21日,被窃走的"盐碟"在维也纳附近一片树林里被发现。一个月后,盗宝者的尸体被警方发现,旁边有一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