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17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一个文类,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很多学者都致力于词的翻译。然而,"词"这一术语和"词牌"这一术语的英语译文却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十分不利于"词"这一文类在西方文化中的传播。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对"词"和"词牌"的英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分析,对通过何种途径统一译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2.
秦观,字少游,《踏莎行· 郴州旅舍》是其代表作之一,九百余年传诵不衰。词云(碑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因旧党关系,屡遭贬谪,绍圣三年,流放郴州。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就是他抵达郴州次年所作,表现其横遭贬黜后的失落和无奈心情。  相似文献   
173.
长啸江西月。井冈山,谁堪赋就,苍茫如血。瞻仰艰难心俱裂,曾记当年炮火。吟不了,岁月卓绝。星火燎原旌旗蔽,举镰刀斧头山河阙。参北斗,与天接。  相似文献   
174.
梅茗 《各界》2012,(11)
这些女子,若非留芳踪于东坡笔下,千载之后,谁人知道她们曾来过人间?如同万千世人,历史云烟中,何曾有过一星半点生命的屐痕。  相似文献   
175.
正诗的变革,包括内容和艺术的变革。内容的变革是原则稳定,具体内容随时代和诗人取撷而定;诗随情迁,各从其便。艺术的变革则较大较多,以"体式"说,是变化无穷,从有关格律说,中国诗词格律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中又有诗、词、曲等格律的不同。诗词格律的子格律,也有多种体式。这众多的体式,律绝对仗,长调小令,对专业写作者来说,尚可  相似文献   
176.
《金陵法律评论》2012,(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  相似文献   
177.
<正>(接上期)四、潜心研究勤于著述王襄所处的时代,正是从金石学到科学考古学诞生的时代,他的收藏及研究继承了乾隆、嘉庆以来,尤其是同治、光绪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义汲取了近现代的科学考古方法,扩展范围,不断进取,这些思想方法都反映在他的著作中。同时,对于研究工作,他主张鉴定为首要,在《簠室题跋》中云:"从来治金石学者有二派,曰考证,曰鉴定,二者以鉴定为要。签定确实而后考证有所附,不然,博引广征徒词费耳",所以他在题跋书、帖、金  相似文献   
178.
179.
宪法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从而划定了国家权力的行使界限,保障公民的私权利,并且宪法是国家主权的真实体现。这是宪法学人对宪法触及真谛的理解。宪法内容的主体是国家和公民,因此,公民的宪法义务问题也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张千帆教授与王世涛教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文章从公民的宪法义务与国家的主权权威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讨论在宪法中规定公民义务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0.
张明娜 《前沿》2012,(13):65-66
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罗素以他的摹状词理论分析了包含像"独角兽""金山"这类指称"虚构事物"的专名以及包含像"当今法国国王"这类不摹状任何东西的摹状词的句子的真值的情况。斯特劳森针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批评,并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包含这类语词的语句做出了三值逻辑的分析,强调了语境对指称问题的影响,区分了语词或语句本身和语词或语句的使用,以及语词的指称性用法及描述性用法。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语言哲学由语义学向语用学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