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20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31.
《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核心词精简却含义丰富,特别是"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论语》的精髓。论语的主要英文翻译者利阿瑟·韦利、辜鸿铭等人,从各自的翻译角度,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仁"进行了不同风格的翻译。今天推动和发展《论语》核心词汇的精确翻译,旨在更精确地传播中华文化,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32.
颜色词现今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学术主张与相关认识,力图勾勒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轮廓,在进行适时的理论整合的同时,洞察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以期促进这一理论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533.
古代“实+则”是在句子线性序列上位置相邻的两个词,后演变为现代汉语副词,这一跨结构词的形成当不晚于唐,成熟于宋.“实则”的主观化与词汇化历程是同步完成的,当说话人采用“A,实则B”结构来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性时,“实则”的词汇化也就得以完成.“实则”的词汇化有形式上与语义上的标志,判断“实则”是否成词,必须将语义与形式相结合,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实则”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有构式基础、“主观化”的推动作用、语义基础和语音基础.  相似文献   
534.
常姗姗 《学理论》2013,(8):229-230,241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也有很多问题和争议。其中,对外汉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化教学中,包含文化因素的词汇是讲解的重点,而基本的颜色词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通过对颜色词的分析研究,说明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在教师素质方面,应当在保证其具备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调动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35.
536.
物体作用于人的视觉,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文学家要再现生活,就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色彩词具有丰富的文学描写功能,其产生的视觉色彩美,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使文学作品充满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37.
本文认为汉语方言的基本词“屙”字与侗台语族诸语言的基本词ok“出(来/去)”同出一源,而“屙”字的分布可北溯至黄河流域,所以推测侗台先民也曾经分布在这个区域。冰河时期结束后,人类几千年的“南→北”大迁徙带去了侗台“先民”的ok。而后的几千年中,ok随着汉语入声尾的消失而丢失了-k。而后又随着最近数千年的“北→南”大迁徙,o又覆盖了几乎东亚大陆的整个南部地区,而原来北方所用的表示排泄的la只作为底层留在这些方言中。  相似文献   
538.
宋词的断肠     
  相似文献   
539.
本文对柳永、苏轼词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40.
论辛弃疾寿词中的“三国情结”和“桃源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功立业、恢复山河为主旨的“三国情结”和以全身远祸、归隐自适为主旨的“桃源情结”是辛弃疾一生中互相矛盾的情结。这种矛盾在他的寿词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种传统上以溢美寿者为特点的词作题材中 ,表面上的欢娱之词掩盖的是作者在“进取”与“隐退”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态。因而 ,辛弃疾的的寿词具有明显的自喻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