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法律   5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1 案例资料 武某,男,29岁。2011年因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受伤,医院诊断为:右额颞部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等,行右额颞部颅骨开窗手术,清除血肿并植入钛金属网修补材料。2012年10月与他人发生纠纷后扭打在一起,被人用拳击打右额颞部,造成右额颞部明显塌陷(见图1),无神经系统症状,医院CT检查诊断为“颅骨修补材料损坏”。  相似文献   
52.
用判别函数对一块颅骨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东北汉族60例(男、女各30例)单块颅骨(上颌骨、额骨、枕骨和顶骨)的25项指标进行测量,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每块颅骨进行分析,发现了某些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的指标,并获得了12个判别式。结果表明:用单个颅骨判别性别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额骨最好,其判别率达93.3%,与国外的研究比较,本文判別率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10年10月,云南某村村民报警称:村民龙某4d前出门捉鱼一直未归,并于20d后在龙某失踪处河下游约200米处发现其赤裸尸体横卧于河西南侧岸边巨型岩石下,该河道内岩石多水流急。尸体检验尸体高度腐败,尸蜡形成。头部多处  相似文献   
54.
1案例资料案例1孟某,男,41岁。某年7月19日晚饮酒后回宿舍休息,22日被发现神智模糊,送医检查。自诉被董某打伤鼻背部,要求法医鉴定损伤程度。23日法医检查,孟某神清语利,额部及鼻部未见皮肤软组织损伤,双眼"熊猫眼"征,顶枕部可见3.0cm×2.0cm挫伤。阅7月22日CT:额部及鼻背部未见软组织肿胀及皮下血肿,鼻骨未见骨折,顶枕部头皮下血肿,枕骨内板纵形骨折,额骨上部纵形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左、右额叶脑挫裂伤(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同修补材料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将40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有机玻璃、硅橡胶修补组(Ⅱ组)和钛网修补组(Ⅰ组),每组20例,分析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材料耗费、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Ⅰ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Ⅱ组(P<0.01),肽网材料耗费显著高于Ⅱ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是目前颅骨修补的常用材料,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我国汉族成年女性头面部X线正位片76例,侧位片32例以及人像照片56例中眼眶与眼睛的形态学特征的测量统计研究,分析提出了眉毛与眼眶、眼外角点与眶外缘、眼内角点与眶内缘、筛窦壁及骨鼻腔等的位置关系及分型特点,并对眼眶指数、眼裂指数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部分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57.
霍起森  刘晋发 《法医学杂志》1994,10(3):124-124,126
外伤致颅骨骨荫的损伤程度鉴定1例霍起森,刘晋发(陕西省延安地区分安处;延安716000)骨荫作为判断骨骼损伤的指征之一在法医骨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骨荫的发现及研究仅仅限于尸体上,活体检见骨荫国内法医学文献中尚款见报道。现将我们工作中所遇一例报道,并...  相似文献   
58.
目的针对颅骨分辨率差异较大以及存在缺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的的颅骨点云配准方法。方法该方法分为粗配准和细配准两个步骤,首先提取颅骨点云的特征点,并计算其特征序列以实现颅骨的粗配准,然后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的点云配准算法实现颅骨的细配准,由此实现颅骨的最终精确配准。结果实验一个未知颅骨与260个颅骨进行配准,找到了一个最为相似的参考颅骨,结果表明,该基于特征点的颅骨配准方法比已有的一些方法在配准精度和速度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因此说,提出的基于特征点的颅骨配准方法是一种快速精确的颅骨配准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分辨率和缺失颅骨的有效配准。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组90例。观察者1采用Walker模型对实验组样本评分进行性别推断,并修正为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样本的logistic函数,3名观察者对验证组90例样本评分,代入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完成回代检验。结果 应用Walker模型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准确率为63.2%~77.2%,修正的性别推断模型的准确率为82.9%。3名观察者回代检验性别推断准确率为75.6%~91.1%,观察者之间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689(P<0.05),观察者内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74(P<0.05)。结论 不同地区人群骨骼特征存在差异,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在西部地区汉族成人获得了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使用不同方法测量面部软组织厚度(FSTT),为我国北方汉族成年人的颅骨面貌复原提供方法及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123名北方汉族成年人(男性64名,女性59名)的颅面部薄层螺旋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初步选取38个颅骨标志点;对所有受试者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进行三维测量,随机选取其中50例进行二维测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不同性别、年龄、BMI对面部软组织厚度的影响。结果 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数据相关性均> 0.7,30个标志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显示,有13个和35个标志点分别在不同性别和不同BM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6个标志点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测量方法会影响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结果,我国北方汉族成年人面部软组织厚度受性别和BMI影响较大,受年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