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52篇
中国政治   265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锐词     
《群众》2022,(6):72-72
食物观与过去的“粮食观”相对,指我们日常摄入的营养品都是食物。过去的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主粮。现在,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22.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适应我国战略安排和面向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大食物观回答了中国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的问题。大食物观生发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饮食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食物策略以及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食物问题挑战。食物关乎维护国家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新时代应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科学对待食物、发展现代农业、延展生态价值、打通内外资源来落实大食物观要求。  相似文献   
623.
周立 《求索》2023,(1):105-112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农业强起来,既要确保国家农业与食物安全,更要牢牢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为研究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建成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农业强国评价指标和主要类型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晰农业强国的内涵,并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炼“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理念,为建成农业强国找到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624.
陈利根 《群众》2022,(9):26-27
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树立大食物观”这一重要论断,不仅系统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及其保障思维,而且深刻阐明了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新使命与新任务,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