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86篇
世界政治   4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629篇
中国共产党   9466篇
中国政治   5961篇
政治理论   3508篇
综合类   327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1461篇
  2013年   1811篇
  2012年   2211篇
  2011年   2708篇
  2010年   2364篇
  2009年   1880篇
  2008年   1683篇
  2007年   1176篇
  2006年   1017篇
  2005年   673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656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周少来 《探索》2005,4(1):52-55
政治合理性问题的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一是应然思辨的范式:即从“正义”、“自由”等普遍应然价值出发,在一般普适的意义上思辨逻辑地推演为什么需要政治和国家的问题,这以柏拉图和洛克为代表二是买然历史的范式:即依据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历史,揭示人类历史上政治和国家出现的条件和规律,这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为代表。但两种范式并非绝无关联而全然对立的,应然研究有其实然历史的基础和背景,实然研究也离不开价值目标和规范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就在于把对政治价值的研究奠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并顺应了生产力进步和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242.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本文通过回顾第一次飞跃的历程,分析和研究它产生的原因,阐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  相似文献   
244.
张田 《长白学刊》2002,(5):96-96
由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隆重推出、萃聚孙占国教授20余年理论研究成果的论集——《思想的魅力》已经与读见面了。该集收入的50篇论成稿于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都是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当时新问题的深层思索,是一个理论工作对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真实感受与理论耕耘。章所展示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本书具有迷人的思想魅力。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245.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实现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地位的政治思想保证。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46.
本文回顾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列宁主义形成的经验,分析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衰落的过程,探寻苏联哲学教条化的特征及其成因。最后得出结论: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第二,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实践和批判;第三,要正确认识主导意识形态及其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第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要追求“真理、正义、实践”。  相似文献   
247.
李黔翔 《人大论坛》2007,(12):30-32
《说文解字》上讲“有禾入口”为和,“人皆能言”为谐,“和”是民生问题,“谐”是民权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无一不是在不和谐、欠和谐中追求和谐,在相对和谐巾追求更加完美和谐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8.
<正> "法律文化"的概念在苏联已经讨论了大约二十五年。由于苏联法律研究学会以政治学的研究为中心,又由于"法律文化"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前进性的观点,因此,与西方相比,这一概念在苏联更多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尽管苏联学者讨论这方面问题的文章总是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但苏联的法律文化观点依然与西方的观点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苏联学者中最早讨论法律文化的是E.A.罗卡  相似文献   
249.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到一个新境界。第一,坚持人民至上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要求,这里解决如何看待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50.
<正>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杰出的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学者。他毕生从事革命改造社会的斗争事业。他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的论证,有着巨大的功绩。他"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