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81篇
中国共产党   228篇
中国政治   436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6,(3):5-5
“单就河北省来看,有的重点中学免会考,这样也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致使学校发展不均衡。并且连续不断的三年会考。会牵扯师生很大精力,往往会影响高考成绩。有很多音、体、美等特长生。他们为了拿到会考合格证,往往投入很大精力,不利于特长生的个性发展。会考要考生交纳会考费,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顾海兵 《团结》2005,(2):24-25
自1978年实行改革以后,中国的高考制度就没有进行过革命性改革。面对社会各界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批评,从本质上分析,“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问题,统一高考制度有五大软肋。  相似文献   
13.
刘振贵 《半月谈》2003,(7):23-25
对于参加2003年高考的考生而言,高考备考已经进入临考冲刺阶段。应当怎样科学备考,才能取得《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优异成绩呢?  相似文献   
14.
社会正义的核心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公正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标准。“高考移民”现象暴露出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缺乏制度化的保障,本文在充分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社会正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考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根那 《前沿》2003,(11):152-154
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的考试制度 ,它兼具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在高考改革中 ,不仅要看到其选拔、促进、调节等教育功能 ,还要顾及到它的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流动、稳定社会秩序的社会功能。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考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07,(12):30-31
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废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过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恢复停滞了十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这次高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人民公安》2012,(12):5-5
高考这怪兽,我绝对打不过它。 ——当有网友在微博上请倪匡推荐几本对高考作文有帮助的书籍,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这样回复。  相似文献   
18.
韩山 《乡音》2012,(9):12-15
[策划人语]进入9月,通过高考独木桥的大学新生们迎来了上学的日子。屈指算来,中国高考自恢复到现在,已走过了35个年头。曾经,高考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它是莘莘学子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是一条"跃龙门"的希望之路。然而,到了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群又一群的大学毕业生拿着简历拥进人流如堵的人才市...  相似文献   
19.
万象百态     
《党的建设》2013,(7):52-52
余英文,礼县永坪乡杏坪村草庙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1995年7月,他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由于家庭贫困,家里无法继续供他复读,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务农成为他当时的选择。看着和自己弟弟一样大小的孩子没地方去上学,每天只能在山上玩耍,这位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青年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自己办一所学校,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李彩燕 《学理论》2015,(8):128-129
以探究的眼光分析了2014年高考作文题命题的五大成与利、三大败与钝,以期能为高考作文今后的命题改革奉献绵薄之力。其中五大成与利是:一是发挥了考题的正能量指引功能;二是接地气,跟时代;三是命题体现命题者的人文关怀;四是命题向理性思维靠拢;五是"微作文"三选一新形式的出现以及对诗歌体裁不限的新改革。三大败与钝是:一是命题中多有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容易导向师生思维的局限性,不利于思维的多元和思路的开拓;二是跟时代的某些材料专业性过强或存在地域性理解的局限,为考生审题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三是大部分省份为了评卷的易操作性和对诗歌写作的争议,依旧限制了诗歌体裁,可能导致国家民族整体"诗"的素养发展的持续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