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了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的有效的措施。指出必须使广东的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62.
吴献萍 《河北法学》2011,29(11):75-81
盐城水污染一案,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而适用投放危险物质罪实属无奈之举,但适用投放危险物质罪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案件的判决折射出我国水污染犯罪刑法适用的诸多困境,而修改和完善刑法第338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公来参与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无救济即无权利是法治的最高信条之一,如果环境公共利益不能通过诉讼得到救济,环境个体利益就很难实现。中国民事诉讼要求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造成了制度上的障碍。如何跨越这一障碍,探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有效途径,明确人民检察院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职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64.
完备水法构建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本文针对中国水资源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的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并结合中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中国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方法、技术和法律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65.
以水泥板为对照项,根据干沉积量,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下水面、碎石、陶粒、卵石和塑胶垫等材料的固尘效果。结果表明,碎石等固体铺装材料的干沉积量与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呈正相关性,与风速呈负相关性;碎石固尘效果好、价格低廉,是北方缺水城市优先选择的铺装材料。  相似文献   
266.
2009年3月9日,《国际船用燃料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001)》正式在中国生效。加上《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1992年议定书,中国已经成为海洋油污损害方面最主要的两个国际性法律文件的缔约国。在公约背景之下,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公约适用条件、责任主体、求偿范围、责任限制,等等。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国际公约和中国国内法的具体规则,以期揭示涉外船舶油污损害案件的相关实体法问题,为合理选择国内法和公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67.
日本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俊驹  罗丽 《现代法学》2003,25(1):151-158
公害是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对人们生活环境的破坏而产生的,目前,已成为侵权行为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种。日本的判例与学说认为,在因环境公害纠纷而引起的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可以以公害为理由请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和请求停止行为民事责任。这一见解,对完善与发展我国环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立法和我国环境公害的司法救济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68.
我国水污染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促进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开征水污染税很有必要。我国制定水污染税应遵循“污染者付费”、“专税专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269.
All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 face the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produced by motor vehicles. In spite of striking improvement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echnology, air pollution in most urban areas is still measured at levels determined to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hroughout the 1990s and beyond, California and France both chose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y mea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dopting legislation that promoted clean vehicles, prominently among them, electric vehicles (EVs). In California, policymakers chose a technology-forcing approach, setting ambitious goals (e.g., zero emission vehicles), establishing strict deadlines and issuing penalties for non-compliance. The policy process in California called for substantial participation from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interest groups affected by the regulation. The automobile and oil industries bitterly contested the regulation, in public and in the courts. In contrast, in France the policy process was non-adversarial, with minimal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negligible debate in academic circles. We argue that California's stringent regulation spurre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hybrid and fuel cell vehicles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French approach. However, in spite of the differences, both California and France have been unable to put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EVs on the road. Our comparison offers some broad lessons about how policy developments within a culture influence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impact of humans o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70.
通过对美国水污染控制立法近60年来的历史回顾,剖析了美国在水污染控制立法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借鉴,以期促进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彻底改善我国严峻的水污染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