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8篇
  免费   81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1559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88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14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传统的执法监督方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使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思想观念、机制规范、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安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2.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作为村民自治规范化、制度化法律依据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两委”关系界定、乡镇干预村民自治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村民大会机构的设立、村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等主要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这些缺陷制约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和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亟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3.
建构我国的问责制政府:理论基石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个有公信力和有效率的现代政府应当是有责任性并可问责的政府。我国自去岁抗击非典以来对在政府工作中失职或渎职的官员严加查处的动向是推进政府问责制的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政府行为须问责的理念和实践在抗击非典中激发,推进政府问责机制建构之紧迫性正日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建构问责制政府是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政府责任性不足和问责乏力的状况表明,依据善治和法治的理念加快建构政府问责制是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法制与法治思想各有特色,对中国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三代领导的法制与法治思想理论具有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共同构成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5.
医患关系是以生活消费为内容的消费关系 ,存在医患双方事实上的实力对比的悬殊 ,对医疗纠纷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条有关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相似文献   
66.
2001年婚姻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缔结都有着自己的限制.但因为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不同等因素,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正确认识冲突现象,分析冲突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促进婚姻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7.
奥运反恐不仅是东道国和国际奥委会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根据国际法应进行合作的事情.在奥运反恐问题上需要东道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但是合作需要在尊重东道国主权以及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来进行.东道国为反恐而采取的某些国内行为也要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领导构成有权力、责任和服务三大要素;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我们党执政的三种基本类型,但从广义的领导范畴来说,领导的类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三种。作为一个完整的领导活动,领导是由三个最基本的实体构成的,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作用对象。领导活动的三个规律可表述为:合力集成规律、同心圆规律和镜面反射规律。  相似文献   
69.
公司取得自有股份的行为通常会涉及到公司自身、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多重利益。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对这一制度的规定相当薄弱,在一定制度上影响到公司制度作用的发挥。我国未来公司法中的公司取得自有股份制度应在范围、资金来源、取得方式等方面进行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70.
何锦前 《北方法学》2013,(2):143-152
在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民就业成为涉及全局的大问题,也是相关立法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果立法中的规定强调政府主导而不注重权利保护,就可能导致法律父爱主义的倾向。《就业促进法》浓厚的法律父爱主义色彩埋下了政府裁量权过大、农民就业权受侵蚀等隐患。为此,应彰显农民的就业权利和自由,以理性、确定和比例三原则来规制政府行为,淡化甚至褪去立法的父爱主义色彩,走出价值悖论的迷宫,使该法善始善终,最终实现其促进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