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3篇 |
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39篇 |
工人农民 | 70篇 |
世界政治 | 4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68篇 |
法律 | 193篇 |
中国共产党 | 5篇 |
中国政治 | 52篇 |
政治理论 | 123篇 |
综合类 | 12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治河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31-34
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超越。而现代性的一个典型态度是唯我独尊,是“霸道”。因此,向霸道,霸权说“不”就成为后现代精神的精髓,成为一切后现代思想家的共同特征。本文通过世界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对美帝国的抵抗和批判,揭示了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的理论取向和道德风骨: 他们不仅勇敢地抵抗形形色色的霸权, 为弱小仗义执言,而且致力于人类的平等和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 关爱一切生命。主张“尊重他者,倾听他人”。它并非一味解构,而是致力于为我们这个时代寻找“可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2.
美国仇恨犯罪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为平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5)
仇恨犯罪是指全部或部分因对他人的种族、宗教、残疾、性倾向有强烈歧视而推动的侵害人身、财产、社会的刑事恶行。剖析美国仇恨犯罪能够为我国犯罪学去粗求精、提高理论敏感性、有针对性地攻克理论难关提供思路。仇恨犯罪人在确证自己所信奉的文化观念后采取非法手段,实现自己创造的象征性价值。野蛮的宣泄歧视情绪的亚文化能够在潜在的犯罪人群中得到认同,这是仇恨犯罪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electoral integrity has focused on the functioning, evaluation, and legitimacy of electoral processes in emerging democracies. By contras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a failed election in a well-established democracy can affect individuals' evaluations of the electoral management body, the Election Authority, and whether those evaluations affect satisfaction with democracy. Using the case of a Swedish regional election in 2010 that had to be rerun due to procedural mistakes in the vote handling, we found that, in the short term, individuals’ confidence in the Election Authority was reduced after it was announced that the election had to be rerun because of the mistakes. Subsequently, this decreased confidence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ess satisfaction with democracy at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 As good news for the authority, after a successful rerun election, confidence rebounded to the levels prior to the failed election. 相似文献
84.
亚洲债券基金的推出背景、影响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体系使东亚地区面临两大问题,即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盈余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这也是亚洲金融危机中有关各方脆弱表现的直接原因。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或缓解其造成的危害,东亚各国(地区)纷纷提出方案,亚洲债券基金(ABF)作为一个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经推出两期,分别为ABF1和ABF2。虽然亚洲债券基金在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其局限性也很明显,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投资对象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相似文献
86.
美国经济形势自去年第4季度开始趋于严峻,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股市大跌,消费者信心受重挫;制造业濒临衰退,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不振;失业率、通胀率有所上升等.但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基础条件较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不减;新经济仍有生命力;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世界石油价格回落;美联储的调控渐起作用;布什政府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等,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7.
我们通过对中美警察的警察机构、警察快速反应机制、社区警务、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比较后得出:中国应该从美国的警务发展中汲取有益经验,夯实群众基础工作,建设立体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安科技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警务机制,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88.
从地区视角来建立国际体系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卡赞斯坦创造性地以地区为单位建立了地区世界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以多孔化地区为基本单位的美国帝权体系已基本成形,该体系处于地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体系与单位在三种进程中、在帝权-核心国家-地区的纵向联系中相互塑造和重塑,其中包含了重要的社会性关系。“地区构成的世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单位层面的建构主义理论,但是在基本假定、分析框架和逻辑结构中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89.
高长见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11(6):38-43
重罪谋杀罪是英美刑法中比较特殊,并引起很多批评和质疑的罪名。目前,美国大部分州的刑法仍保留有该罪名,但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实际上被限于在实施重罪过程中故意或过失造成死亡结果的情形。由于该罪名的设置仍具有一些积极意义且限制了适用范围,尽管存在比较严厉的批评之声,但绝大多数州的刑法仍然保留了重罪谋杀罪规则,短期内没有被废除的迹象。 相似文献
90.
Kanishka Jayasuriya 《Contemporary Politics》2008,14(4):479-495
Australia–Asia relations are inextricably bound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tions of statehood and citizenship. The argument advanced here is that the way a state act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arkedly determines how it relates to its own citizens. Here we suggest that the continuing and politically resonant idea of Australia as a ‘middle power’ is a crucial thread that links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dimensions of citizenship building.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Federation, the contingent sovereignty of the new Australian Commonwealth in the imperial order became necessarily entangled with debate over nation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tizenship building. Long after the end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notion of middle power politics has determined the nature and shape of citizenship building. These statecraft projects of ‘citizenship building’ are profoundly shaped, determined and reinforced by the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of regional engagement. We explore this framework through three critical junctures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policy: 1. the emergence of dominion status on the basis of a common raci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within the empi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century; 2. the developing notion of a good international citizen during the Hawke and Keating period; 3. the invocation of Australian values by John Howar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