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8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令  刘正 《行政与法》2010,(3):122-125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资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特点的出现也显现出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我国应完善外资并购立法,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对特殊行业外资并购及时出台法律进行规制,让外资并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外资并购与我国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对船舶物权变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仍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登记对抗主义立法例,但在登记对抗主义的具体表述上,摒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等法律先要求"应当登记",后规定"未登记,不得第三人"的做法,同时将第三人明确限定为善意第三人。这一本来更符合登记对抗主义真义的表述,却引发了海事海商实务部门较普遍的疑虑、困惑和担忧。这既暴露了长期以来学界在理解登记对抗主义上的纷争和分歧,也暴露了司法实践中一般理念和做法与登记对抗主义真义的偏离,同时还说明不仅在船舶物权变动,而且在其他采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方面,均缺乏对登记对抗主义真义完整、准确的解读。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43个样本案例,描述、总结当前中国司法实践中船舶登记对抗主义的实际运行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登记对抗主义的真义探寻,针对司法实践中涉及登记对抗的典型判断,就如何对其予以匡正提出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3.
善意取得的构成需要第三人取得动产的占有 ,而占有之取得不限于通过现实交付 ,在第三人依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取得占有的情况下 ,也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只是在简易交付的场合 ,第三人已取得之占有应可追溯到处分人处 ,并且期间未曾出现过所有人占有之情形 ;而在指示交付场合中 ,直接占有人对处分人控制力的认可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 ,占有改定不可以构成善意取得 ,在处分人以占有改定方式完成交付的情况下 ,仅在第三人实际占有标的物时 ,方可构成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04.
动产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一项至为重要的制度,对于保护交易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以动产的占有公信力为基础,以原所有人利益的丧失为代价而构建起来的,满足整个社会对交易安全的需要,从而增进社会经济繁荣,达到社会总体利益的相对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5.
专科生英语词典使用策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非英语专业专科生英语词典的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词典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词典的功能了解甚少,使用词典的技能和水平较低。建议教师培养学生使用词典的意识,教会学生正确、高效地使用词典,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6.
董学立 《法学论坛》2003,18(1):52-58
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应当包括 :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并予以制度规则体现 ,以满足民法理论完善、缜密以及物权变动安全追求的需要 ;确立公示公信原则 ,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财产归属与流转安全的要求 ;取消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规范并将其精神归缩到公示公信原则之中 ,进而使公示公信原则成为客观统一的物权变动识别制度。这一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之构建 ,是法律制度本身和谐互补的要求 ,也是市场经济安全、有效运转对法律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一般而言,词价值获得的主要途径大概有三条: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途径,即词价值由个体语言系统中的复杂联带关系所确定;二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途径,即词价值首先是由劳动创造的,然后才由人对词的需求所决定;三是哲学意义上的途径,即在人与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作为客体的词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言,不仅具有某种明确的意义或语义,而且词能满足人的某种欲望,因而词具有某种效用或有用性。所以词具备价值。  相似文献   
108.
论盗赃物、遗失物的善意取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咏 《时代法学》2006,4(6):56-61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各国民法均作了规定。但对于盗赃物、遗失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各国立法不同。为了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稳定现有的经济关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盗赃物、遗失物也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不仅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也符合社会的公平价值观念,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9.
我国于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增加了反对股东的股份收购请求权,即在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反对股东可以在选择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后退出公司结构业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有必要对我国反对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的演进过程以及相关实体法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27条引入了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原则,确立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善意取得原则。学界对该条的适用争议较大,但该原则的确立有其合理性,适用中存在的公司反悔权问题可通过引入善意取得的阻却事由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