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81篇
各国政治   355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1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8篇
法律   547篇
中国共产党   257篇
中国政治   499篇
政治理论   388篇
综合类   9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17年爆发的“文学革命”是社会时代的产物。社会制度由帝制而共和的变迁,社会恶劣环境状况的刺激,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学改良的积淀和新文化运动的助产,构成了“文学革命”产生的四大主要社会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22.
刑事拘传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规范执法,保障人权,应改变我国目前拘传规定得过于简略的现状,完善拘传立法。为此,需扩大拘传的对象范围,明确拘传的情形,延长拘传的时限,规定拘传的时间间隔,统一拘传的令状,充实拘传的程序,并将侦查中有关拘传的内容集中到强制措施中。  相似文献   
23.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政治的道路漫长,艰辛而又是异常曲折,无数有识之士在这条道路上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直到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创建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发展的民主政治,中国的民主革命才圆满的画上了句号。回顾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记取。  相似文献   
24.
论时代和实践发展赋予党的先进性的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党的先进性也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内涵,其中包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领导科技事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党的建设上走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等等。只有不断丰富、充实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党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5.
中国共产党人要当好“三个代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6.
在当前形势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增强新形势下弘扬优良传统作风的自觉性;必须自觉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功夫;必须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靠完善的制度规范党的作风。  相似文献   
27.
发展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只有紧紧咬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28.
丁孝文 《外交评论》2004,3(4):67-71
大局意识是中国外交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的前提条件。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和在外交工作中,坚决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切实维护中国的政治稳定;努力发展与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的关系,促进中国的经济稳定;妥善处理敏感涉外事件,避免引发国内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29.
张继文 《行政与法》2007,(8):104-106
本文以物权法为中心,从古代民法的有无、物权客体的分类、永佃权以及遗失物制度几个方面与现代民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古代不仅存在民法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对之进行研究将对我国现今民事立法大有裨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本文首先对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关系,并用此分析冷战后的中国—东盟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主要依据有:两者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机制化程度不高。所以,要改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至少做到: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跨文化交流,真正发挥双边国际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