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0篇
  免费   212篇
各国政治   230篇
工人农民   74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9篇
法律   506篇
中国共产党   350篇
中国政治   504篇
政治理论   211篇
综合类   12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讲,英语都与汉语言、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言修养和汉文化修养。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加快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2.
高职中药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化学》是高职院校中药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高职中药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强调实践,突出应用,重新设计课程体系,优化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职应用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3.
区域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和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进程,这一进程起步于经济领域,外溢于政治、防务和社会领域,但将终结于文化领域.重新审视、追溯东亚区域文化的源流,寻求东亚区域各国的文化共性,对于促进东亚区域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日本茶道为例,探讨东亚和谐思想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4.
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迫于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压力,东南亚大多数华侨不得不自身调整,开始了自身身份认同的激烈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民族(当地)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等方面。其中,民族(当地)认同是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最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15.
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新样态、新概念、新范畴、新范式,理应成为一个严谨的学科概念、学术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独特标志、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表达体系、思想阐释体系、价值引领体系,具有鲜明的价值观表达、阐释、整合、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16.
[摘要]氧化还原平衡体现了阴阳平衡思想,氧化还原机制与体质学基本原理及体质三级预防理念有着相似之处,氧化还原机制的多样性研究为体质分类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对不同体质的人群进行氧化还原状态检测,一方面可诠释体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可为“治未病”提供可供参考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7.
WTO对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TT/WTO多边贸易规则弱化了政府管理、干预贸易与投资的权力,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但跨国公司实施的固定价格、数量与分割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限制竞争的行为,不仅对东道国的经济秩序与消费者利益有消极影响,而且会形成新的市场准入壁垒,损害各方通过WTO谈判而取得的市场准入的期待利益。各方利益冲突致使短期内WTO不可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竞争规则。中国应密切关注WTO框架内竞争规则的讨论,力求制订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竞争规则。针对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形式与特点,中国在反垄断立法、执法中应建立完善的价格预警机制、并购报批程序、区别措施、宽大政策、国际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8.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continues to be characterized by both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sector is one little-known new aspect of such cooperation. This paper therefore examines why and how the two superpowers have undertaken cooperation in trilateral aid proje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bilateral relations. By tracing China-US policy engagement o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examining their most recent trilateral aid projec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US aims to use trilateral aid cooperation to engage with China and shape it into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while China uses trilateral cooperation to build a cooperative image and facilitate the broad China-U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19.
China’s rise as a (re)emerging donor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over the last decade, with a focus on Chinese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s a challenge to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aid norms. Knowledge of China’s domestic aid structure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Chinese aid abroad. This paper addresses gaps in the literature and challenges the accepted nostrum that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MOFCOM) dominates China’s aid programme. Building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s Chinese aid practitioners and scholars over more than a decade and drawing on over 300 interviews, the paper explores China’s ai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by examining the main agencies, identities and informal interactions. We argue that the Chinese aid system is characterised by fierce and ongoing competition for influence among actors, especially MOFCOM,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FA)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MoF), as well as the companie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Chinese aid projects.  相似文献   
120.
二战后在归国难侨“复员”缅甸问题上,国民政府与英缅政府、缅甸新政府在中国侨民返缅条件、时机、资格甄审等问题上进行了大量交涉,难侨“复员”缅甸结果差强人意。国民政府的华侨“复员”交涉并未因战后东南亚局势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墨守成规,缺乏智慧和勇气。独立后的缅甸也基于该国内政的考虑,利用甄别侨民资格、分期分批返回等手法尽量减少华侨重返当地。随着国共两党内战的加剧,国民政府对华侨“复员”工作无暇关注,遣侨工作不了了之,引起归侨的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