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0篇 |
工人农民 | 8篇 |
世界政治 | 4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4篇 |
法律 | 76篇 |
中国共产党 | 8篇 |
中国政治 | 13篇 |
政治理论 | 38篇 |
综合类 | 1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管治、无政府与合作:治理理论的三种图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辉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3):52-58
治理作为流行词汇的背后是治理被滥用的现实,因此厘清人们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或使用治理意义重大。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中,通过对治理的核心问题"规则之序何以可能"等的考察发现,作为管治的治理、没有政府的治理与走向合作的治理是研究者理解并使用治理的三种基本图式,而走向合作的治理是"治理"概念和理论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42.
樊家林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6):40-43
案例讨论教学的效果,受案例质量、教学组织和方法等因素影响。在侦查课案例讨论教学中,这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要充分实现案例讨论教学的价值,必须努力提高案例质量,形成系统的训练案例体系,加强随堂案例训练,改进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并做到精心讲评,讲练结合。 相似文献
143.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其开创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调整过于机械的阶级认知标准和否定孔子的态度;随后在市场经济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突出其民族属性及对国情和社会制度选择的深层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高度,给予孔子及其思想高度而科学的评价,并运用于治国理政。概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孔子的认识,实质是思考和解决孔子及其思想作为一种固有的文化形态如何融入、适应现代国家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刘玉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78-81
刑事诉讼管辖异议权,是当事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的刑事诉讼程序性权利。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管辖权异议都有明确的规定,其积极的作用也得到普遍的认同,表现出巨大的司法价值。然而,在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却处于缺失的状态。因此,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构建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程序的规范化和正义性。 相似文献
145.
冯志勇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未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规定,仅相关司法解释有所涉及.但其规定非常单薄,其原则性、抽象性的概括条文使非法证据排除的实际操作性不强.容易造成适用上的混乱.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可以以利益衡量作为排除非法证据的基本原则,同时设立好相关的配套措施.民事诉讼法还应当从排除的范围、提出排除的主体、提出排除的时间这些方面来具体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46.
樊建民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4):28-30
亲属相盗属于亲属间财产侵害行为的一种,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传统刑法和现代刑法中都有关于亲属相盗减免处罚的特别规定。为此,应修改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把亲属相盗行为设定为自诉罪,并对之减轻或免除处罚。 相似文献
147.
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作为公共政策本质上是要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东亚海域污染情况复杂,合作治理难度大,尽管目前已有东亚海洋协作体、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等合作机制,但成效甚微。"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回应了多极化时代背景下全球海洋污染治理格局变化,聚合了海洋污染治理的全球共识,为解析和指导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深描东亚海域污染各治理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揭示其行动逻辑及作用机制,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阐释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博弈产生的动因,通过经典博弈模型描述中日、日韩、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过程,能够解释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效果欠佳的症结所在,进而需要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全面优化各治理主体行动策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完善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机制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8.
韩炯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8(4):68-72
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它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9.
James Ockey 《当代亚洲杂志》2013,43(2):143-162
We test the comparative foreign labor policies of Korea and Japan within a vei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iterature addressing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norms on changes in state policies. Building on the efforts to emphasize a state's domestic structure as a source of variations in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norms, this study enriches this debate further by demonstrating the role of the Korean state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s domestically. In contrast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that tend to dichotomize between states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ts, which result in focusing their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tates are constrained in developing immigration polic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s, we demonstrate that state actors in coalition with human rights activists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enacting the Employment of Foreign Workers Act (EFWA) in Korea. More precisely, by offering a detailed account of how Korea finally suc ceeded in adopting the EFWA in 2003 after two failed attempts in 1997 and 2000, we attribute the success to the more extensive, organized pro-foreign workers coalition of state actors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ts over the course of actions. When this observation is applied to Japan, the absence of an active role of the state accounts for Japan's relative silence on the EFWA.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