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113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前赴后继的不屈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和中国民主革命失败,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22.
何晏是现存最早的《论语》学代表著作《论语集解》的编纂者,同时也是《论语》学的研究者。他的《论语》学研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对他人《论语》学成果的裒集;一是自己对《论语》的注释和理解。何晏的《论语》学研究体现了从汉儒到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因革创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古学术转型的方式与规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论语》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923.
里赞 《法学研究》2009,(5):195-207
从现代西方三权分立的视角看,清代州县对诉讼的审断是司法行为。然而在中国,当时州县是统管一方的牧民之官,审断诉讼不过是他治理地方职责的一个部分,故其审断行为应看作政务而非司法。县衙不同于现代意义的法院,州县也不同于现代意义的法官。州县的铨选本不侧重法律知识,所针对的社会诉求也更多是伸冤而非维权,故其审断时主要考虑的并不是完成整个审断程序及严格适用律例,而是自主灵活地掌握程序与规则,综合运用情、理、律,以最便捷有效,也最能为当事人接受的方式了结纠纷,从而维护地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924.
《律师法》在当前社会中遭到种种批评,这种批评观点与中国律师法的当前格局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中国律师法当前格局又是中国律师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对中国律师法立法格局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和描述,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中律师业与国家关系的演进及其理念,这将为理清当前律师法立法格局的理想发展方向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25.
民国时期,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互动,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频繁,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也更为深刻。史料(尤其是口述史材料)证明:在同一块土地上,畲汉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友谊,成为民族和睦相处的佳话。畲汉互动,可分为三个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民间交往层面。  相似文献   
926.
根据先秦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苗族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伏羲与女娲。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外学界对苗族早期历史进行了诸多考证。可以说基本形成共识:苗族为中国最古人种之一,参与了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一系活动。  相似文献   
927.
员俊雅 《桂海论丛》2011,27(1):64-67
恩格斯在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认为:辩证法的规律也存在于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正确的认识路线,社会的经济结构总是决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是有细微差异的,恩格斯的解释并非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义。恩格斯解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扩大了辩证法的使用范围;二是在认识论问题上也不够彻底;三是在历史观方面有经济决定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928.
Justin Jesty 《Japan Forum》2014,26(4):508-52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alism debate (riarizumu ronsō)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1946 and 1950 as a forum in which ideas on artistic form, the role of the artist in society, and the social relevance of art come into focus in a way that allows us to see how questions such as Japan's modernity, the recent experience of fascism, and the challenges of rebuilding culture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 were taken up by leading cultural figures in the field of the visual arts. Occurring alongside discussions of how the art world could be reformed to avoid the failures of fascism, the debate served as an occasion to re-examine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in Europe and Japan and to consider the question of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in a way that opened the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art's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and promised to begin the process of envisioning it anew. The debate involved three camps which I label social realism (represented by Hayashi Fumio and Nagai Kiyoshi), modernist realism (Hijikata Tei’ichi), and avant-garde realism (Uemura Takachiyo, Okamoto Tarō, and Hanada Kiyoteru). While assessing their points of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I argue that the debate set the stage for debates in the 1950s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929.
姜丽 《行政与法》2014,(1):73-77
麦金太尔正义理论立足西方伦理传统,通过批判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构建了一种德性正义和社群主义正义理论.他认为,正义的规则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观念为基础,正义受历史传统的制约,正义是对社群的共同善的共识.麦金太尔也曾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正义理论既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又有本质区别,我们在肯定麦金太尔正义理论具有一定理论合理性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麦金太尔正义理论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30.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3):249-270
ABSTRACT

Between independence in 1962 and the genocide in 1994, only two presidents ruled Rwanda. In addition to the enormous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al challenges that faced Presidents Grégoire Kayibanda (1962–73) and Juvénal Habyarimana (1973–94), each had to manage the ethnic divisions that plagued the country. In this paper Mayersen explores how each president discussed the issue of ethnicity in presidential speeches, interviews and key policy documents. Ostensibly, Presidents Kayibanda and Habyarimana both promoted national unity and advocated allegiance to a unified Rwandan identity rather than a focus on ethnicity. President Kayibanda called for ‘tolerance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ethnicities’, while Habyarimana entreated Rwandans to ‘love your countrymen without distinction of ethnic or regional origin’. Yet in the allusive and indirect communication style typical of Rwandan discourse, underneath the presidential promotion of unity was a more complex message. Mayersen argues that the way each president addressed the issue served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consciousness regarding ethnicity, and contributed to ongoing ethnic disharmo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