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2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18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数目畸高、增长迅猛,与公司业绩脱节,与普通员工报酬差距不断拉大。这引发了社会对高管报酬合理性的质疑。上市公司高管报酬问题集中反映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自我交易特征和潜在的利益冲突,公司法应从程序性公正方面来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62.
网吧行业作为我国新兴行业,其行业治理的既往历史与未来走向具有借鉴意义。当今网吧行业的治理主要是基于行政许可制度的政府管制,但在实践中,政府管制却不能解决网吧行业出现的所有问题。行业自治作为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应用于网吧行业治理将成为一种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应该结合政府管制与行业自治,积极协调综合治理,使网吧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3.
政党规范是关于政党的各种规范的总称,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进行政党治理、维护政党政治秩序、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政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社会规范、内部规范。这三种形式的政党规范既有一定的联系,在价值追求、形式特点、效力范围、实现方式方面又有明显区别。在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复杂性、系统性、多样性,决定了仅靠任何一种规范都难以有效地进行政党治理;只有把政党规范作为一个体系、树立系统的政党治理观,既加强立法、依靠法律来匡正政党行为,也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用伦理秩序来匡扶人心,还要加强政党内部建设、整合党内秩序,做到德法相济、内外相济、各种政党规范相协调,才能构建合理的政党政治秩序、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64.
"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要求把乡村治理好,然而,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却出现了乡村关系不顺的现象,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成效。因此,必须理顺现行乡村关系,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转变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改革现行政绩考核机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65.
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中国地方治理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当今中国各地的地方治理,我们会发现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出现:一方面,国家权力在向基层社会延伸,并在地方治理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基层社会自主性逐步加强,基层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逐步加强并规范。这一新的趋势表明,基层国家权力和社会力量协同发展的关系正在形成,良好的中国地方治理,既需要有力高效的政府,也需要一个较强自主性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66.
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消防行政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消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契合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消防工作发展规律,推进公共消防行政由管制型向治理型转变,着力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自治能力,使消防工作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7.
谢金林 《公共管理学报》2011,8(1):35-43,124
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是草根力量以维护其利益为目的,运用网络技术组织的抗争性集体行动。草根政治运动在网络空间兴起是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分化的结果,也是网络时代权力重新分配的结果。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政治动员、网络舆论批评监督、网络政治参与,它有利于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优化,也有利于国家治理的发展,同时也可能给政治秩序稳定带来极大的难题。因此,对网络空间草根政治治理必须坚持整体性治理原则,引导与规制并举,现实政治与虚拟空间治理并重,使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建设性力量而非颠覆性力量。  相似文献   
68.
加拿大在环境治理中面对日益突出的协调问题,发展出跨界合作模式,强调环境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协商,并在众多环境领域创设出许多绩效显著的典型治理机制,解决了制度供给问题。而我国传统的行政调控模式,强调上下级间的权威性调解和控制,并弱化政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参与,虽然具有高效权威的优点,但在实践中并不能有效化解环境治理主体间的恶性博弈,不断酿成公地悲剧事件。加拿大模式具有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特征,为我国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我国借鉴加拿大模式时在制度供给上受到了体制制约,但仍有制度创设空间。  相似文献   
69.
In the domain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t appears that a strong civil society, one with strong social ingenuity and social capital,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not only for environmental security, but also for regional security in general. This paper will argue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much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empirical experiences of 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s that have established records of accomplishment in civil society participation in forest governance. Also discussed is the possible role of epistemic communities both within these countries as well as across countries in the ASEAN in harnessing institutions of knowledge to influence domestic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of fores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7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权力的执掌方式经历了众多变化,从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分析党的执政方式,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变迁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应然"与"实然"关系逻辑看,中国共产党仍须继续调整执政方式,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轨道上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