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29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35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司法为民是最高法院提出的运作和衡量司法活动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值得质疑的是它并不是从司法程序的内部结构、规律与立法的精神方面考虑问题。司法为民只能是司法公正的下位概念,即在一般的国家集体公共利益与百姓利益发生对立时,在司法公正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时,以为民的价值倾向作为公正的标准,并以此设计制度和具体操作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的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时代背景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对苏联兴亡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实践基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的矛盾意识和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13.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罗拉多州将法院与执法机构的电脑系统联网,并使用媒件在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使法院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将逮捕证直接签发给执法机构,克服了书面逮捕证存在的诸多缺陷,实现了逮捕证的电子化、自动化和同步化,提高了签发逮捕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具有多义性,但主要指审判权即裁判权,异化是哲学上的概念,司法权的异化是对其本质与价值的背离,司法权异化后具体显现为攻击性、混沌性、非终结性、非及时性,从而异化为一种侵犯公民权利的恶法。我们必须对司法权的异化进行矫正,寻找规制司法权异化的“阿基米德基点”,恢复其应有的正义品格,创造一个良好的司法权运作范式。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ddresses B. F. Skinner's utopian vision for enhancing social justice and human well‐being as it was introduced in his 1948 novel, Walden Two. In the first part, we address the historical,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ontext that situates the book in the utopian genre, the critiques of its premises and practices, and the fate of intentional communities patterned on the book. In the second part, we review practices in Skinner's book that advance social justice and human well‐being under the themes of health, wealth, and wisdom, and then focus on contemporary practices that are the legacy of his vision. His vision was neither the a priori truth of a particular premise about human behavior or a necessary practice (blueprint) for an intentional community but rather the use of empirical methods to discover premises and practices that work to advance the health, wealth, and wisdom of individuals and survival of the culture.  相似文献   
17.
陈柏峰 《法学家》2012,(1):27-41,176
"宜黄事件"是一起因传媒监督而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事件。对该起事件的调研及对相关新闻内容的梳理表明,其传媒监督权行使的信息基础存在瑕疵,有违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相关传媒也未能坚持中立的立场,报导中未能做到尽可能的客观公正,未能兼顾冲突双方的话语权。因此,该案传媒监督权的行使出现了法治偏差。这与传媒介入的特性有关,更与传媒追求商业利益的倾向有关。社会和公共领域中的政治力量,也可能影响传媒监督权的立场。承担公共表达职能的传媒,是现代法治国家共同价值的维系纽带之一,因此需要平衡商业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制约,塑造传媒监督的健康立场。这可以通过职业伦理约束和法律规范的共同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观念认同对地区秩序建构有着重要意义。观念认同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进而改变或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在地区秩序建构中起到了"路线图"和"粘合剂"的作用。地区行为体之间的观念认同决定了它们互动的形式和态度,界定了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框定了战后地区秩序的建构原则,因而成为建构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首倡的新安全观与东盟主张的地区规范产生了积极互动,推动东亚观念结构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演进。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10月以来,在欧盟一些海关屡屡发生过境货物遭到扣押的事件,尤其是荷兰海关屡次扣押印度等国的过境药品,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英国和比利时法院分别在审理“NOKIA”案和“PHIILIPS”案过程中对过境货物是否扣押产生疑问,并向欧洲法院提出咨询.近期欧洲法院对两案合并审理,做出一项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厘清了过境货物、 “虚拟制造”理论等基本问题,对欧盟海关的知识产权执法和法院司法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不正当竞争犯罪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正当竞争犯罪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违反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秩序,情节严重,依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界定不正当竞争犯罪应遵循犯罪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为指导、体现特殊性、明确性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