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01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17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3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日本2001年度<防卫白皮书>中有关中国军事力量的描述与评论表明,现今的日本已将中国看作事实上的防卫对象和对其构成"潜在"威胁的国家,中国在日本安全战略中地位上升.日本政府的这一动向,表明了日本对现今国际局势、东亚地区安全,特别是对中、日、俄等国国家力量消长变化的认识和因此进行的政策调整,突出反映了日本对华政策中的防范和制约内容,这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将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2.
The effectiveness of campaign spending is a hotly contested issue. Much of that debate concentrates upon predetermined or assumed campaign periods. Yet, in a party and electoral system such as Britain, parties are continually campaigning. Party expenditure may therefore have a constant and cumulative effe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increased party spend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is electorally significant. It analyses annual data from 1959 to 1994 and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insufficient consistent evidence wholly to support this proposition.  相似文献   
73.
谏官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自下而上监督最高统治者的权力监督体制,古时著名的盛世时期往往伴随着政坛言谏活动蔚然成风。通过探讨唐、宋、明三个朝代的谏官言官制度对政坛权力制约的可行之处,联系当今环保法治中出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4.
摘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弘扬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5.
贺翀 《政法学刊》2005,22(2):76-77
对国民待遇原则认识有三个误区,即“超国民待遇”问题,“内歧视”问题,“扶优扶强”及国企改制优惠政策问题。只有走出国民待遇原则的三个误区,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
政府网站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志 《桂海论丛》2008,24(4):32-35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项新要求之一。网络的崛起为扩大人民民主开辟了新的渠道。在信息化背景下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必须从做好政府网站开始.从技术和行动层面推动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77.
情报研究中的五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研究中有五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传统情报观念对国家情报、情报评估、知彼知己、实事求是、情报与决策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厘清这五个问题,对我们认识情报世界、改进我们的情报工作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78.
面对破解"两岸政治定位"这一难题,两岸学者都做出了努力。本文探讨双方已有的共识与分歧,并重点分析两个最受关注的方案———台湾学者张亚中的"一中三宪论"与大陆学者刘国深的"球体理论"。研究发现台湾学者始终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的底线,而大陆学者则在如何面对"中华民国"问题上前进了一步。本文认为"是否敢于突破底线"与"是否存在解决难题的意愿"是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两个瓶颈,希望两岸学者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要后退,坦诚交流,共同建构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框架,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dural culture that shaped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western Guatemala. Rooted in face‐to‐face encounters between departmental jefes políticos (departmental governors) and local Maya communities, this procedural culture emerged from routines of governance such as annual municipal inspections, ethnic struggles for municipal control, and local efforts to title community lands that led Maya and state officials to develop contrasting understandings of each other and their relations. Far from precipitating a national identity of mutual belonging, state formation here intensified the rac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that would rend Guatemala during the century to come.  相似文献   
80.
在建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应当认为,目前的政体安排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也适应了中国开启现代化过程的历史要求,但它还难以坐实人民主权原则。在国家基本制度的安排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制度,其功能还没能得到真正发挥,无法有效落实人民主权,而执政党对于国家权力的掌控,自身高度的行政化定位,决定性地影响了国家权力的具体运行。因此,必须区隔党权与国权,进而从目前政府改革意义上所讲的还政于民逐步走向国家建构和政体选择双重意义上的还权于民,真正坐实人民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