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篇
法律   105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张明  严华 《刑事技术》2003,(Z1):20-21
本文选择Promega公司的3个复合扩增系统对荆州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基因频率调查,获得了9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样本146例汉族无关个体血样来自荆州市各县市区,系本实验室日常检案积累。1.1.2主要仪器设备eppendorf-5331型扩增仪(eppendorf公司);model-4001型电泳仪及SA-32型电泳槽(GIBCO公司)。1.1.3主要试剂Chelex-100(Bio-Rad公司);Taq酶(Promega公司);3个复合扩增试剂盒(Promega公司)。1.2实验方法1.2.1模板DNA的制备所有血样均用5%chelex-100快速提取DNA。1.2.2复合扩增扩增总体…  相似文献   
142.
毒鼠强诱导细胞DNA损伤的彗星电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毒鼠强对小鼠淋巴细胞和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小鼠的淋巴细胞和脑细胞 ,以彗星电泳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毒鼠强处理后的细胞DNA损伤。结果  1/2 0~ 1/2LD50 剂量组的毒鼠强均可引起淋巴细胞和脑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与对照组呈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毒鼠强引起细胞DNA断裂损伤 ,并呈现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3.
唾液斑DNA检验在性侵害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佑英  王琴  郑强  程建波  卢刚 《法医学杂志》2004,20(4):i009-i009
自从STR-PCR技术应用于生物物证的检验,微量生物学检材的DNA检测已成为可能。血液、毛发、骨骼、组织、人体分泌物(精斑、唾液、汗液)等物证检材均可通过DNA检验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注意物证存在的多样性,广泛提取各种DNA物证成为在侦察破案中充分发挥DNA检验技术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4.
瓶(杯)口微量生物物证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宝良  平原 《法医学杂志》2004,20(4):233-234
常规检材(如血痕、精斑等)的DNA检验方法已经成熟并规范化[1],越来越多的微量生物物证也已得到有效的DNA分析检验[2-4],本文结合实际检案工作中的3例案件,对瓶(杯)口上微量生物物证的提取和DNA检验进行初步探讨。1案例例1:2003年11月1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某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盗窃案,现场勘查中除怀疑客厅桌子上的紫砂茶杯曾被动过外,未发现其他任何物证线索,侦查人员将该茶杯送检,要求检验茶杯上是否留有犯罪嫌疑人的生物物证。检验人员经仔细检查,未发现该茶杯上留有血痕及汗潜指纹等本实验室以往可进行检验的生物物证。根据犯罪嫌疑人可…  相似文献   
145.
综述了血指印和汗潜指印生物遗传标记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印DNA检验面临的问题,包括现场污染,显现剂的影响,载体的影响等,并对指印DNA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DNA检验技术已成为法庭科学认定罪犯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7.
在实际检案中,经常遇到案发现场可获取的生物检材量微,在进行必要的种属检验、精斑确证实验、ABO血型检验等常规物证初检后,便无多余的生物检材移送DNA实验室进一步做法医DNA检验。因此,笔者通过对检案中遇到的上述微量物证检材的再行处理利用,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了TH01、HUMACTBP2、AluVpA、DIS80等位点的DNA-PCR分析,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其在实际办案中更充分地发挥了证据作用,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检案中已经种属或ABO血型检验后的血痕、唾液斑(如烟蒂外层纸)浸泡凹板,加入300μl去离子水,…  相似文献   
148.
骨骼检验是法医学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中又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检材.尤其是在高度腐败无名尸、重大灾难(如空难)、战事及反恐寻凶中认尸等情况,有时骨骼、遗骸则成为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中相当重要的生物检材.近年来,本室曾先后受理、承办数例以可疑遗骸、骨骼为主要生物检材的法医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9.
王艳  刘雅诚  唐晖 《证据科学》2002,9(2):101-103,66
人类细胞内存在两套基因组,一套是细胞核内的基因组,即核DNA(nuclear DNA,nDNA);另一套是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内的基因组,即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由于线粒体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基因组自身特点,使得mtDNA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育遗传学和法庭科学等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通过比较常见纸张上潜在手印盲提法与显现后精准提取法的接触DNA检出率,探讨常见纸张上接触DNA前处理的优选方案。方法比较五种常见纸张上使用盲提法和显现潜在手印(茚二酮显现法、茚三酮熏显法)后精准提取法采集的接触DNA样本检出率。结果粗糙日历纸盲提的接触DNA检出率为17.8%,通过茚二酮法和茚三酮法显现的潜在手印所提取的DNA检出率分别为75.6%、77.8%;光滑日历纸三种方法所提取的接触DNA检出率为4.4%、11.1%、11.1%;A4复印纸三种方法接触DNA检出率为20%、37.8%、66.7%;牛皮纸三种方法接触DNA检出率为20%、68.9%、64.4%;快递纸袋的三种方法接触DNA检出率为2.2%、6.7%、46.7%。结论不同纸张上潜在手印经显现后接触DNA检出率不同,通过茚二酮或茚三酮显示潜在手印后精准提取DNA的前处理方法相较于盲提法的接触DNA检出率高。实战中可应用此类方法同时获得手印与DNA分型,以有效提高证据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