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废除死刑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我国废除死刑也是必然的.但我国现阶段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死刑废除还不能被立法机关及大多数民众所接受.那么就需要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上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努力减少死刑的判决和执行,以期让废除死刑在我国成为可能.因此,完善死刑限制制度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2.
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并适度预测本国犯罪现状以及社会治安状况,使刑罚的轻重衔接符合相对科学、合理的层级结构,并力求刑罚最大限度地实现行刑个别化,是建构刑罚体系应贯彻的基本理念。我国现行刑罚体系存在总体上的重刑化、具体刑种设置不周延、过分倾向于追求个案的处理效果等不足,与世界刑罚轻缓化、社会化的趋势不相一致。基于此,我国刑罚体系的改革宜从大幅削减死刑罪名入手,在完善刑种、改革有关刑法制度、改良行刑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整个改革过程,须在一种积极、务实的态度下,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配套,敢于借鉴,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03.
废除死刑是历史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死刑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刑罚制度,也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刑罚体系中的重要刑种,然而随着死刑制度的种种弊端的不断出现,人们开始逐渐要求废除死刑,因而对死刑产生发展历史、死刑废除的原因及死刑废除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于推进世界废除死刑的运动和我国死刑的废除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功利主义死刑观可以涵盖人道主义和报应主义死刑观,从犯罪预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应予以留存,但仅限于必要的程度,而不能作为滥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各国死刑废除运动的回顾及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延波 《法学论坛》2005,20(6):135-140
死刑废除运动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一项十分引入注目的问题,回顾和总结上个世纪死刑废除运动的历程和经验,是正确认识死刑废除运动的发生、发展及未来前景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法制史的角度,对世界范围内20世纪废除死刑运动的基本情况作了回顾和总结,并得出了几点启示,以期有助于目前对死刑废限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6.
公正审判权的国际标准大体上包括平等的法律保护权、无罪推定的权利、侦查阶段的人权、审判阶段的人权、判决后的救济权、不受重复追究的权利和在适用刑法方面的权利七个方面。我国法律规定了着眼于限制死刑适用的特别司法程序,但对照国际标准,这一程序在立法和实施两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危害后果。为了保证死刑案件的公正审判,严防错杀无辜,争取在合理可接受的限度内平稳地减少死刑的数量,立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应当坚决摒弃长期以来主导刑事司法全过程的专政型司法观念,尽快树立公正型司法观念;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参照公正审判权的国际标准全面完善我国死刑案件的侦查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107.
供体器官来源不足已成为我国医学界公认的问题。但有许多志愿者捐赠器官的心愿难了,这种矛盾呼吁立法的完善。我国器官捐赠立法应提高层次,规定若干基本原则,并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脑死亡、尸体捐献、器官移植技术的安全操作、供体器官的医学卫生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8.
对现行刑法之遗弃罪规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刑法相比,我国刑法关于遗弃犯罪的规定过于简单,特别是未规定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体系上也不够严谨,不利于罪责刑的统一和刑罚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司法实践上的操作。法律的修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修改前时“扶养义务”做出合理的扩大解释,正确认定遗弃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可以起到殊途同归、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在未来的立法中时遗弃罪规定作出科学的修订。  相似文献   
109.
To make sense of the legal decisions courts offer, oftentimes we cannot rely on a strict judicial sense. Sometimes our explanations require us to engage in juridic-political speculation. This I call argumentative arbitrariness. This concept can serve us well in helping us to make sense of matters of justice as well as in developing critiques of legal order.  相似文献   
110.
Robert Dingwall 《Society》2009,46(3):247-249
‘Social precognition’ is the forerunner of new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extended life or immortality. While life-extension may have been neglected by philosophers or social scientists, it has been explored in depth by creative writers. They underline the threat of new kinds of inequality and of the conservatism of a society that protects the interests of the long-lived. They also question the quality of a longer life as likely to be lonely and empty rather than wise, peaceful and fulfilled.
Robert Dingwall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