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7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Parenting coordination (PC) has been in use since the mid‐1980s, but research on its effectiveness is sorely lacking. We review the extant research organized by three themes: (1) parenting coordinato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ole and function; (2)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views and perceptions of PC; and (3) outcomes of PC, including some measures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PC process. While these studies provide some insight into PC effectiveness,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research that uses objective outcome measures of efficacy and that consider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parent dyad, personality difficulties, or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the parenting coordinator.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2.
In their article, Interdisciplinary Teamwork in Family Law Practice, Mosten and Traum promote the use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based approach to family law practice. This commentary focuses on the two pronged shift in the current zeitgeist of family law practice. First, Mosten and Traum guide us away from an historically adversarial approach to family law practice, in which attorneys advocate for the legal rights of a single client, to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which the focus is on the Family Global Case. Furthermore, the push toward Family Global Case shifts the focus away from discrete leg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reorganization to empowering families to self‐determine through their reorganization. This shift follows the movement in both medicine and mental health away from direct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disorders to promoting wellness for at‐risk yet healthy individuals. The second prong of Mosten and Traum's approach is a movement toward more collabo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functioning. However, the shift in the practice of family law from the sole practitioner working alone to being one member of a broader multidisciplinary team focusing on the future well‐being of the family brings with it not only issues of professional role definition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combined set of ethics and models for training. Thes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83.
论司法AD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争论 ,人们对于非诉讼程序 (ADR)已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 :即对于在国外比较流行的非诉讼程序 (ADR) ,如今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引用 ,而是在于应当如何使用。而司法ADR作为ADR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由于其与司法系统的紧密联系 ,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对民间纠纷引发伤害案件的调查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相互间交往活动的增多,各类民间纠纷以及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也在不断增多。综合治理民间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可以预防因矛盾激化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公安机关在调处民间纠纷活动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完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实践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总体思路和"54321"的目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区别国家和民间两种不同性质的纠纷解决机制,对纠纷解决主体分别实行责任制和契约式二元控制模式,同时就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对策及其与外部相关机制的衔接对策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86.
“婚内强奸”是一种存在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能否将其犯罪化以及定何种罪名是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刑法理论界亦存在着肯定论与否定论的对立。婚内强奸侵犯了妇女性权利,严重影响了社会良好和谐的性秩序,认定婚内强奸构成强奸罪,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符合国际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87.
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解决的公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UNESCO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措施控制文化财产的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转让行为,强调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对文化财产出口管制法的承认和非法流转文化财产的追还。1995年UNIDRO IT公约主要解决的则是文化财产原始所有人与善意取得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确立了被盗文化财产必须返还的国际法原则。要想在国际公约框架内寻求争议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文化财产市场国加入公约,并善意履行公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对公约作出新的评估,对公约适用范围和某些含混的用语作出明确的界定,增强公约适用上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8.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新的斗争。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目前与海上 8个周边国家都有海洋争端 ,面积约占我国海洋管辖区的二分之一。新的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我国要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 ,审时度势 ,韬光养晦 ,理性处理。  相似文献   
89.
为更深入和具体了解地震灾害对法院纠纷解决的影响,2008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调查分队就“灾后法院法律纠纷解决方面的问题”这一课题深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调查。调查主要了解灾后基层法院涉灾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地震给法院正常诉讼工作带来的困难,同时获取了法院方面的相关统计分析资料与案例信息,从而对灾后法院受理的各类涉灾纠纷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作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0.
李大陆 《当代亚太》2020,(2):100-125,153,154
在国际体系变迁的背景下,东南亚三个主要的南海争端国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普遍采用对华对冲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是,三国的对华对冲差异何以存在仍是个尚需进一步澄清的理论问题。在政治结构具有较高自主性的情况下,民族主义诉求强度以及国内政治权力结构变迁是影响三国对华对冲差异的主要因素,导致三国分别实施了对抗、均衡与合作三种不同类型的对冲。二者通过执政者的合法化战略影响对冲的实际演化,弱民族主义诉求推动争端国采取合作型对华对冲,但随着民族主义诉求增强且政治权力结构趋于集中化,争端国将采取均衡型对冲;在民族主义诉求增强且政治权力结构趋于分散化的情况下,争端国将采取对抗型对冲。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未来演变可能导致南海争端国实施更具对抗性的对华对冲战略,推动南海局势发生于中国不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