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集中全省禁毒力量 加强堵源截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部贾春旺部长给云南禁毒的任务是“四禁并举 ,堵源为上”。如何才能有效遏制境外毒品渗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转变作战思想 ,树立打团伙、追逃犯、抓毒枭 ,打缉毒大战役的思想 ;2、建立情报集中机制 ;3、实现警力集中机制 ;4、实行协作办案机制 ;5、强化公开查缉机制 ;6、抓机遇 ,变思想 ,增强禁毒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42.
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自治权,有着自己独立的司法制度.目前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切实加大了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禁毒工作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43.
毒品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其在我国高发的态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对其打击力度。然而,由于毒品案件的隐蔽性、调查取证困难的特点,导致常规侦查措施失效。而诱惑侦查由于其主动性、侦破案件高效性及可以快速收集、固定证据等特性,使其成为打击毒品犯罪所采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4.
当前在禁毒工作中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大难题 ,也是制约整个禁毒工作的“瓶颈”。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吸毒者自身的原因和不良交往等多元因素造成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影响 ,互为因果 ,致使吸毒人员难于回归社会 ,从而衍生出诸多严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5.
云南省利用自身的区位特点,发挥经济技术优势,按照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原则,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替代种植,取得巨大的进展。当前替代种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金三角”局势复杂,行政管理落后,我方替代工作缺乏统筹等。建议在推进国际替代发展合作、提供政策、财政支持等工作加强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46.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都在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从而得出 :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 ,综合运用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 ,可以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寻求使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47.
我国推行的毒品三级预防措施是我国降低毒品非法需求及减少伤害的具体策略,在毒品三级预防措施的实施中应注意目标人群的现状调查和需求评估工作:一是现状调查和需求评估应涵盖毒品预防工作的各方面;二是重视最主要和最迫切的问题和需求;三是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四是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制定对策;五是开发目标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48.
2006年12月24日至2007年1月4日,国家社科项目"‘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渗透形势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课题组赴泰国北部地区考察了该地区毒情。据统计,泰国政府近5年来进行的扫毒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毒品交易量呈下降趋势,查获毒品总量也逐年减少。泰国北部地区的毒情对我全面分析研究"金三角"地区毒品的渗透形势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e raids in reducing drug dealing in and around nuisance bars. We examine effects of both dosage (number of raids) and duration (months) of the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ing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haping the underlying risk levels of drug dealing in the target and surrounding area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ice intervention suppresses levels of drug dealing during periods of active enforcement, but the effects largely disappear when the intervention is withdrawn. Also,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are mediated by risk characteristics in target and surrounding areas. Target are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levels of risk are more resistant to intervention effects than those with lower levels of risk. Risk factors in nearby areas are also significant. Bars with high levels of risk arising from land uses in surrounding areas are easier to treat, while bars with high levels of population‐based risk in surrounding areas are harder to tr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