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50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我国实行限定继承的继承制度,又采取的是直接继承的方式,在缺乏对继承人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对债权人的保护极为不利,有必要对继承人予以限制。死者生前和死后都可能达成债务承担协议,实现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由此,极可能引发纠纷。这些问题又恰恰是法律所未规定或规定不全面而为司法实践所常见者。因此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2.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subject of clickstream data from aEuropean/US perspectiv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ata ProtectionFramework (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 95/46/EC; Directive onPrivacy an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2002/58/EC) and the USlegal framework and in particular, the Wiretap Act U.S.C. 2701(2004) and related statutes. It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clickstream data is considered "personal data" within the DataProtection Directive and the implications to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相似文献   
73.
现有的法主体理论注重从外延来界定法的主体,这必然会导致法主体的缺损。法主体的认知逻辑可以是:先从本质层面来界定法主体的内涵,再从现象层面来界定法主体的外延,法主体的外延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经济法主体研究在遵循上述认知逻辑的基础上,可追问并扬弃经济法的本体论,立足于解析生产方式的变更所导致的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并抽象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增量利益关系。增量利益源于剩余劳动的创造,可将劳动力权人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内涵,而将自然人和自然人的组合作为经济法主体外延,并进一步对企业、国家、社会中间层等自然人组合的经济法主体属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4.
第二人称主语是陈述句的有标记主语.各类动词谓语与该主语共现时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或整个类别受到高度限制,如自主动词等;或类别倾向于受限制,如状态动词等;或类别内部不同个体受限制情况不同,如变化动词等;或同一动词在不同语境中受限制情况不同,如某些关系动词.限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违反陈述语气的语用要求或者组合构成其它语气.  相似文献   
75.
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积极进展 ,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 ,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本文结合实际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76.
《Critical Horizons》2013,14(3):211-230
Abstract

Against the enthusiasm for dialogue and deliberation in recent democratic theory, the Italian philosopher Roberto Esposito and French philosopher Jacques Rancière construct their political philosophies around the nondialogical figure of the third person. The strikingly different deployments of the figure of the third person offered by Esposito and Rancière present a crystalliza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approaches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is essay, the divergent analyses of the third person offered by these two thinkers are considered in terms of the critical strategies they employ. Contrasting Esposito’s strategy of “ethical dissensus” with Rancière’s strategy of “aesthetic dissensus,” it is argued that Esposito’s attempts to recruit the figure of the third person to dismantle the dispositif of the person are politically (if not philosophically) problematic, while Rancière’s alternative account of the third person is more promising for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77.
自然人作为现代民法中首要的民事主体制度 ,其本身的建构以及与其他制度的相互联系 ,无不体现文明的法治对人的终极关怀。笔者从自然人的本质入手 ,构造了理想状态的“自然人” ,然后从经济、法律文化的角度 ,借助历史的方法 ,指出在我国重塑民法上自然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8.
英语第三人称复数代词的指代归属常令中国读者倍感困惑。本文从涉及这一困惑的照应关系和语言环境两个方面,对此归属的取向给以合乎思维规律的判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79.
侦查指挥人员的用人能力、组织能力和运筹能力是其侦查指挥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侦查指挥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着侦查指挥的成败。其用人能力是指能任用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侦查人员;其组织能力,是指合理协调侦查力量、调动积极性的能力;其运筹能力,是指考虑周到、策划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8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和难度之大往往令人难以理解而感到失望。如果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可以看出,国家也是一个组织或一种制度安排。国家有其自己的利益和目标,与社会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国家也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在“内部人主导型”的改革中,国家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力维护自身的利益,抵制改革,成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障碍。这是任何政府改革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