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环保非政府组织在怒江建坝案中通过"针灸法"--游说关键部门使怒江建坝计划暂缓.目前,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一些工程项目上可以对政府的环境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但它们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在怒江建坝案后环保非政府组织影响力的增强为政府调整和创新其环境政策决策与监督机制创造了一个良好契机.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环境政策的决策过程可以仿照联合国赋予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的做法,对那些具有相当资质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准许它们制度化地参加到国家环保部门、政府决策机构的决策过程中,享有从旁听、提问到发言不等的资格.  相似文献   
22.
我国现行环境法未能妥当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至出现法律法规频频出台但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的“立法悖论”。本文对社会经济活动引发环境问题这一事实背后所牵涉到利益纠葛作进一步地剖析,试图对两种利益再作均衡,以寻求环境立法悖论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3.
该文分析了江苏省1999年至2009年各市GDP数据与各市环境污染三废数据的关系,提出江苏省环境污染情况并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该文采用面板模型对苏南、苏中、苏北的三废污染数据与经济增长水平的数据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描绘,结果发现在江苏三大区域九种经济与三废污染的关系曲线形状中,有的呈现“N”型,有的呈现“-”型,有的呈现“S”型,总体并无特定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发展情况与三废污染之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4.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公众基于维护生态利益而采取的环保自力救济行为的典型表现,实际上环保自力救济行为也为我国参与式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解决生态问题内在地包含于以生态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程之中。有序的社会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双向要求和逻辑结合点,因此,在环境管理中引入社会参与机制,既是参与式民主理念在环境事务中的应用和深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理解》和《侵权责任法》先后实施,直接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情形下的侵权补充责任.但是,安全保障义务这一特殊情形下的侵权责任如何适用?希冀从安全保障义务出发力图对侵权补充责任作以深入阐述,重新思考我国现行立法,并从实证角度作了简要分析,认为应扩大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范围.  相似文献   
26.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前身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基础是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虽然不是此次修法的直接文本,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在奠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的同时,也为后来留下了一些隐患,成为此次修法的争论的起因。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此次修改的直接文本,这部法律的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在2011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修法程序后,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修改草案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正案"到"修订案",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几个"第一"。最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最严格制度的要求,确立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地位,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7.
李天相  吴真 《行政与法》2014,(1):115-118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环境法究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学者们出于侧重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观的不同,在环境法是否能够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基于熵的理论研究方法,兼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系统论等科学研究成果认为,环境法调整的是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自身运动之间的协调关系,简而言之,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ABSTRACT

Despite the notion that characterizes criminals as lacking virtues or character strengths, evidence shows that people who engage in antisocia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are not dissimilar in possessing character strengths a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haracter strengths may be used to either do ‘good’ or ‘wrong’; so that the question is, what situation does direct this use to either choice? This study hypothesized environmental predictability may influence a person using their character strengths to inhibit antisocial or delinquent behavior. Two samples were examined, one consisting of individuals convicted of a criminal offense, and the other composed of non-convicted participants. Individuals responded to a series of instruments targeting virtues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ntisocia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s, and environmental predictability in their environment –inferred from life-history strategy. In both groups, virtues were nega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tisocial/delinquent behavior. A further test of the 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predictability showed that this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modified the aforementioned relationship, decreasing the inhibitory influence of virtues on antisociality. This means that, in predictable contexts, possessing (or lacking) character strengths is not important to inhibiting antisocial behaviors; however, in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virtues are useful to prevent antisociality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2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许多环境污染事件相继出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法律领域需要认识与协调经济发展权与环境权的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的冲突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益需求的不同,环境权聚焦于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发展权聚焦于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协调环境权与经济发展权的基本思路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并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协调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环境权力与权利的重构——论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和协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市场经济的中国需要符合市场机制的环境法 ,环境权力与环境权利的重构因此而获得了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 ,需要将国家环境权力与公民环境权利相结合的环境法律制度 ,需要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和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