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58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98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警体训练运动如果违反训练运动规则和过度训练,就易出现运动损伤、运动性相关疾病。了解和掌握警体训练运动原则、保健知识和超过机体承受能力易出现的征象及相关伤病,就能在警体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从而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达到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72.
作者根据181例损伤程度鉴定档案,与用于鉴定的病历材料作对照比较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依据二者表现出的各自特点及差异,从损伤程度鉴定的角度,就法医临床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间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细胞因子(IL-6、TNF-α)在损伤时间中原位杂交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法,研究大鼠切削皮肤中细胞团子IL-6、TNF-αmRNA表达量,旨在探讨IL-6、TNF-α推断法医损伤时间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在损伤生活反应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大鼠损伤皮肤中TNF-αmRNA表达量能够区别生前伤与死后伤,并可以利用TNF-αmRNA表达量改变准确区别60min内和60min后损伤时间,但IL-6mRNA表达量在研究组内均未见阳性反应,不能推断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74.
高血压大鼠挤压伤后心功能指标与伤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RJ  Wang ZY  Fang JB  Xu YC  Zhu XJ 《法医学杂志》2006,22(1):21-23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大鼠肢体挤压后的早期心肌损伤情况,并分析其在伤病关系分析中的意义。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按打击程度随机分为4组,用自由落体装置打击大鼠右侧大腿,然后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测量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α-羟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并观察大鼠心、脑、肾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打击后大鼠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打击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组血清生化物表现为随打击力度的增加而上升,轻中重打击作为整体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天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在打击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挤压性打击损伤造成了SHR早期心肌损伤,并且此指标可以运用于高血压病与损伤共存下的伤病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75.
大鼠脑挫伤后巢蛋白表达与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 DM  He GL  Zhou YW  Deng WN  Sun L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3):161-164,F0002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模型,在脑挫伤后不同时间(0.5,6,12h和1,3,7,14,28d)观察nestin蛋白在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表达情况。结果伤后0.5h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8d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伤侧胼胝体在伤后28d仍有弱表达。结论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nestin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76.
Zhou YW  Xiao AW  Deng WN  Sun LJ  Shu X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45-247,250,F0002
目的研究CyclinD1在人不同部位脑挫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88例脑挫伤标本按损伤后存活时间0.5,1,3,24h和3,7,14,30d分为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yclinD1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挫伤灶中央CyclinD1阳性细胞几乎丧失,1h后挫伤灶周围CyclinD1阳性细胞开始增加,3h~30d之间各组挫伤灶周围免疫阳性反应的细胞增加显著,在3h~30d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yclinD1主要见于小胶质细胞和其它胶质细胞,少数神经元也呈阳性。结论人脑挫伤后,CyclinD1在多种脑细胞内表达,以胶质细胞表达明显,CyclinD1阳性细胞在伤后不久即显著增加,故可作为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7.
Han YX  Gu ZY  Cong B  Cen XH  Liu DX  Liu X 《法医学杂志》2006,22(4):248-250
目的本实验观察挤压家兔后肢导致肝氧化损伤,探讨氧化应激在挤压家兔后肢导致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标准重物间断压迫家兔后肢复制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ALT和AST活性;分析天平称重方法检测肝脏湿干重比值(W/D);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增高(P<0.01),肝细胞明显肿胀,肝窦轻度淤血,而肝脏湿干重比值(W/D)轻度增加(P<0.05);肝脏氧化损伤明显加重,MDA含量增高,而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SOD、CAT、GSH-Px活性和T-AOC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7%、29%、24%和21%(P均<0.01)。结论挤压家兔后肢引起急性肝损伤及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下降;肝脏局部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
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ou DH  Liu NG  Shen J  Zhang XY  Jin XL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06,22(4):261-263,267
目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碰撞过程,为法医学鉴定及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及车辆痕迹检验,建立有效的人体、车辆仿真模型,利用动量冲量法与多刚体动力学结合仿真求解乘员运动模式,客观再现乘员交通伤特点。结果计算机仿真汽车碰撞过程中,人体模型上碰撞部位的分布符合法医学检验所得结果。结论计算机仿真求解乘员交通伤的方法在法医学鉴定和事故责任认定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Zhang WL  Wang QH  Sun CH 《法医学杂志》2006,22(5):359-360
通过对上海地区中147例凶杀案尸检的分析,从案件情况、现场勘察及尸体检验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了此类案件的共同特点,以期为凶杀命案的检验、侦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The diagnosis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routine autopsy practi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40-year-old pedestrian was involved in a road traffic accident. He lost consciousness immediately and remained comatose for 6 months until he died of a bronchopneumonia. Examination of the fixed brain revealed the late results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Not all the features were readily visible macroscopically, but required a limited number of histological sections from readily predictable sites for demonstration. Special stains played only a confirmatory role. This case illustrates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diagnosing one of the commoner patterns of brain damage in head injury, and shows how the problem may best be approach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