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7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11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26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经济强县,即经济发展相对先进的县。经济强县的现状特点:基础条件好,发展路子对;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工业为主导,各业齐发展;改革力度大,民营企业多;县域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济强县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强县实力不强,农业比重仍大,产业升级较慢,资源环境堪忧等问题。经济强县的加快发展应采取比、找、争、超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92.
知识经济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人本教育、社区教育、开放教育、教育国际化、休闲教育等全新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593.
去年以来,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与外国政府谈判,使其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反省我们是否已经建立了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本文认为,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发达的市民社会就不会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所以,要彻底解决我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需尽快型塑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594.
我国政府的职能存在范围过于宽泛、行使过程趋利化、实现具有任意性等问题 ,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所提出的要求 ;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公民、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对于促进这一转变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5.
为适用维护金融秩序的实际需要,保证金融交易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应从修正背景、修正内容以及如何理解和适用等方面对新增设的犯罪进行探讨,从整体上把握对金融犯罪的立法变化。  相似文献   
596.
中国"三次法律革命"的历史意蕴在于第三次法律革命实质上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时代对西方非主流现代性的诉求,这实质上给我们带来了有别于"古典传统"的一种新传统,即国家主义的"计划经济新传统",这种"新传统"与现代性是矛盾的,此矛盾是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的最显著特征。主流论者对此的回避不仅有悖于现代性的理性精神,也事实上造成了"中国"的缺位。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实质上具化为四种共时性的矛盾:古典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计划经济新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以及第一现代性与第二现代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597.
市场经济条件下,违法犯罪的总量、主体、类型、手段都发生了变化,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犯罪案件增多,主要是由于经济功能开发和其特殊历史、地理环境决定的,有多种主客观因素。所以,必须打管防三结合,以防为主。打击要严厉、多角度;管理要动态、多策略;防范要扎实、多层次。防范要从人防到物防、技防。人防从思想、制度、加强科学教育等方面入手;物防、技防要走科技强警之路,重视和加强警务装备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98.
印尼森林资源丰富,但近年非法砍伐与木材走私活动极为猖獗,大片森林被乱砍滥伐,使得印尼进入新世纪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为此,印尼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尚存的森林资源不再遭到破坏,以实现印尼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印尼在森林资源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9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的竞争能力。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理论为基础,并以财务评价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指标,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因素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00.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方针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日益引起各级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县域经济发展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创新,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层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摸清、吃透县情区情;必须创新变通,必须聚力突重;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具有运行的目的性,同时要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