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405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311篇
政治理论   213篇
综合类   7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应理清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划分、应用创新型人才层次与高校类型等问题。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对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即从社会需求出发,将当前单一学术的"h"型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的"H"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对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创新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成为既适应政府部门,又适应非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92.
刘莘 《法学杂志》2012,33(9):7-13
本文通过对行政应急性原则的研究现状及概念争议的梳理,界定行政应急性原则的价值取向为秩序保护,体现为行政权的集中与扩张,公益优先、兼顾私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三个方面,进而总结行政应急原则的终极目标,即行政应急性原则最终还是要转化为如何合理配置行政权与保护相对人权利这一经典问题。在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公共秩序与公民自由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最后,在应急状态下,公权力要有一种内部的平衡。  相似文献   
293.
刘东杰 《桂海论丛》2012,(4):100-103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机制,二者具有统一的社会目标——社会治理。但因二者在内在机制、价值取向、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二者的协调陷入困境。协调两种治理机制,是建立科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要从合理调整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培育基层群众的自治观念和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的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294.
中国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制度功能超载和法律权能缺失并存。相关法律和政策为了同时满足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诉求,赋予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政治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等涵盖面极为广泛的多种制度功能。不同制度功能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各异,导致相互之间的结构性冲突难以避免,由此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内部的结构性紧张局面,也使得功能超载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不能承受之重。另一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实体法、程序法和特别法意义上的具体法律权能缺位严重,对权利主体的保护效能明显不足,反过来又大大制约了其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变革的目标就是要在纯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作为独立物权的各项法律权能,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打造成具有确定法律含义和健全权能体系的民事权利。这种功能转型和权能实现不仅是还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之独立物权属性的客观基础,也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95.
宅基地管理与物权法的适用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华  贺雪峰 《法学研究》2014,36(4):26-46
对土地管理制度的既有讨论,通常是从宪法第10条出发,没有考虑宪法第6条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定,将"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片面理解为民法所有权而忽视其所有制内涵。物权制度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反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超越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其它具体法律的基本宪法原则,运用物权规则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需以公有制为大前提。忽视公有制前提的物权化改革建议,陷入"私法‘宪法中立",的认识误区,加上对宅基地经济社会属性的误会,所提出的改革方案缺乏法理与现实依据。现有制度在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公共资源有效管理和农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基本有效,下一步改革只需做局部调整而无需全盘重建。  相似文献   
296.
近年来,人们对海洋及海岸地带的开发日渐增多,这一方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另一方面却又使海洋及海岸地带的环境和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这一状况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并审视关于海洋治理的问题。台湾地区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地区,在海洋治理方面之作为应有其可取之处。另外,以总体性观念与方式处理海洋(包括海岸地区)事务的观点已成为国际的主流思潮。因此,从立法,行政和执法三个层面上对比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海洋治理制度,寻求台湾地区海洋治理中的先进做法,并审视两岸在治理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总体性海洋治理理念上的差距,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97.
3D打印技术如今已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其本身也具有着一定的治安隐患,如危险物品泛滥、特殊物品复制等。对于3D打印技术,需要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并通过完善机制的构建进行人为控制,以保证其健康发展。这一机制的构建,除了应运用较多的高科技手段外,也应当在管理规范层面做到有序、协调。  相似文献   
298.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electoral integrity has focused on the functioning, evaluation, and legitimacy of electoral processes in emerging democracies. By contras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a failed election in a well-established democracy can affect individuals' evaluations of the electoral management body, the Election Authority, and whether those evaluations affect satisfaction with democracy. Using the case of a Swedish regional election in 2010 that had to be rerun due to procedural mistakes in the vote handling, we found that, in the short term, individuals’ confidence in the Election Authority was reduced after it was announced that the election had to be rerun because of the mistakes. Subsequently, this decreased confidence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ess satisfaction with democracy at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 As good news for the authority, after a successful rerun election, confidence rebounded to the levels prior to the failed election.  相似文献   
299.
管理行政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框架中形成的,以民主政治为其政治生态。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确立既使行政在工具的意义上获得了相对于政治的独立性,又使行政必须受到政治的监督和控制。在此条件下,管理行政拥有了形式公共性。然而,随着实质公共性追求的确立,作为工具性行政的管理行政受到了挑战。在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促进合作的需要和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等要求管理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服务行政难以在形式民主的条件下得到实现,与之相适应的应是一种合作政治的生态。  相似文献   
300.
Child welfare is provided with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that both supports and thwarts the efforts of workers and administrators to meet the myriad of goals established by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egulation and professional bodies. As the field moves toward trauma-informed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Ko et al., 2008 Ko, S. J., Ford, J. D., Kassam-Adams, N., Berkowitz, S. J., Wilson, C., Wong, M., Brymer, M. J., &; Layne, C. M. (2008). Creating trauma-informed systems: Child welfare, education, first responders, healthcare, juvenile justic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9(4), 396404.[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the effect of trauma on workers has received less agency attention (Middleton &; Potter, 2015 Middleton, J. S., &; Potter, C. C.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and turnover among child welfare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Public Child Welfare, 9(2), 195216.[Taylor &; Francis Online],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This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s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dministrators have regarding vicarious trauma and probes the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of public child welfare agencies to the vicarious trauma experienced by wor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