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退役军人事务部的组建实现了我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本文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变革历程和分析其变革理路的基础上,瞻望未来。建议通过厘定协调领导体制、理顺部门关系、优化内部结构,在法治框架下健全完善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导、多部门协同的治理体制,积极推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论逮捕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逮捕的特殊性和人权的重要性决定,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逮捕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保障人权,然而却是以限制或剥夺具体人的基本人权为条件的;从对被害人人权和社会制度角度讲,需要而且离不开逮捕,从被告人人权保障角度讲,要控制和慎用逮捕。二者统一于社会的共同道德和法律基础。尊重人权是人道的,正确地适用逮捕同样是人道的。尤其应当注意对被逮捕者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是目前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交通法规来规范交通参与人的行为,保障交通安全。但在实际执法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法规的实施出现了一些困惑。法定保障原则应考虑保障部门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完善通行规则和量化过错行为的划分依据,损害赔偿应当建立起赔偿与相应过错行为相对公平的赔偿体系。  相似文献   
14.
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和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设是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展青年参与途径;革新机制,强化志愿组织的第三部门性质;打造品牌,塑造自身形象;强化专业性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建设.同时还要推动立法和政策制定,以营造志愿服务发展的良好空间,更好地动员青年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贫困问题,国家初步建立了涵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城市反贫困制度法律体系。但是这一制度法律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还存在城市反贫困主体单一、社会参与有限的问题,尚未建立系统完备、保障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法律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贫困、制度贫困和法律贫困是致使产生城市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反贫困工作管理机制,解决反贫困制度建设滞后和立法不规范的问题,科学规划、统筹规范反贫困工作,形成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以《反贫困法》为核心、以《社会保障法》等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为支撑的反贫困法律体系,强化城市反贫困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城市反贫困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问题,在我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应当说,人权保障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但几十年来中国的人权保障事业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要加强这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建设,核心的问题是确立现代的刑事诉讼理念,使程序公正的诉讼价值和人权保障的诉讼目的真正地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宪法保障社会福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宪法中列举各种社会权利的"社会权"保障模式,另一种是仅在宪法中明确建设社会国家的原则或者类似条款的"社会国"保障模式。从我国《宪法》的现有规定及其变迁、宪法的解释与学界的解读看,我国属于"社会权"模式。"社会权"保障模式的缺陷是随着民众追求平等意识的成长、市场机制的扩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福利可能借助宪法无序、无限地扩张。通过淡化社会福利的权利性质、转变社会权的合宪性审查的方向、扩展反射利益推进社会福利以及贯彻宪法设立的可承受性、适度性原则,可以推进我国社会福利宪法保障模式由"社会权"模式向"社会国"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8.
依法行政的重心在于行政执法。要完成执法任务,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我国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行政执法缺乏保障而致使行政执法主体的能力欠缺。因而,应加强对行政执法的保障,提高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19.
辅警①是指由公安机关聘用,协助在编警察履行各项职能的辅助治安力量。辅警制度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制度,我国虽起步较晚,但辅警人员已成为缓解警力紧张、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我国辅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现实困境,因此这需要我们正视辅警人员的权利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辅警权利保障缺失的现状,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权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安工作的不断发展,我省公安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要切实提高对加强公安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目标和明确基本原则;三是要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全力推动全警应用;四是要坚持采集和整合两手抓,推进信息资源大扩容和全警共享;五是要以应用为导向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六是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保障工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